如果五运六气快速入门你全看懂了,推算能力肯定过关了


这一篇我想了不止一个月了,一直觉得没法写。

我开始以为是我脑子坏掉了,后来想明白了,用中成药调理八字偏性,其实就是我这个公众号五运六气相关内容所有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之所以总觉得没法写,是因为该讲的前面都讲完了,这还有什么可写的呢?

如果五运六气快速入门你全看懂了,推算能力肯定过关了;

如果五运六气实战病案你全看懂了,理解分析也肯定到位了。

推算能力没问题,理解分析也到位,调理八字偏性该用什么中成药,怎么用,什么时间点用,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怎样根据五运六气的推算结果使用中成药调理八字偏性,并没有人教过我,我为什么自己琢磨出来的路子就好使呢?

因为,路虽然没有现成的,理就在那里。方无穷,而法有定数。

前面基础没打好的,到了这一步肯定傻眼。

八卦象数虽好,它的力量有上限,而且适用对象也有限。

相比较而言,中成药使用更容易,适用范围也更广泛。

我个人认为,不会用中成药来调理八字偏性,你五运六气算白学了。

从零开始学习五运六气,该讲的内容我都讲了,自己不肯下功夫的我就帮不到你了。

你没把我会的变成你自己会的,学不能致用是正常的,能学以致用才是怪事呢。

虽然这一篇里的内容都是以前讲过的,考虑到有不少师兄国学基础可能没那么好,所以,我一如既往地本着画老虎画出肠子的愚公精神,不怕重复、不怕啰嗦,还是要尽量不厌其烦地写得详细、好懂、好操作。

用中成药系统、长期地调理身体这并不是我发明的,2010年我就见一个师兄这么用过,根据四诊结果建议不同的病人早中晚吃不同的中成药。

罗大伦博士也曾经在公众号里推荐过这种方法,具体是哪一天的推送我没记住,你们自己去找吧。

我以前有个成见:轻视中成药,重视汤药,认为调理身体就得喝汤药,当时还觉得那个师兄不太靠谱。

事实上,跟汤药相比,中成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易得易用;

对于老病号来说,且不说汤药的贵和难喝了,就冲着不用天天守着药罐花好几个小时熬药、热药,光吃中成药就能获得不错的调理效果这一点,真的是想敲锣打鼓放鞭炮啊。

2、药效可靠;

现在中药饮片的质量真不敢恭维,普通人根本分不出来自己买到的是道地药材还是烂草根根。医生处方正确,这药你喝下去都不一定有用。

而大的中成药厂家相比普通消费者来说,对药材源头和品质的把控当然更有经验、更专业。

3、剂量轻,适合长期使用;

八字偏性与生俱来,我个人建议越早开始调整越好。开始得早,就不需要太大的力气。

调理身体中成药的力量是够用的,用得准确,也是可以安全地长期使用的。

4、种类全;

同仁堂的中成药目录我琢磨了一下,基本能够满足五藏补弱需要。

5、应用灵活,调整方便;

汤药力量大,但是你不可能一天熬三个药方吧?

汤药算大部队,中成药像轻骑兵,可以很方便地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辰、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份灵活选择、加减使用。

我们用中成药调理身体以五运六气的推算结果为基础,跟传统的四诊合参相比,对弱藏的定位更精准。

你们看看我这个方剂白痴做的中成药调理八字偏性的病案就知道了,效果好到我自己都惊讶,我相信执业中医师们会比我更厉害。

话说,中医衰败了,常看到中医黑们四下出没,满嘴喷肥。总有中医爱好者们忍不下这口气,要去跟中医黑们理论。

要我说,跟那些脑子里海潮澎湃的人浪费什么口水啊?他的家人和他自己会受他胡说邪见的果报的。

为慈悲心故,为了让中医黑及其家人免受诽谤中医的恶报,咱们真是该赶紧出些个厉害中医来。

咱们从来不缺优秀的中医人,缺的是足够厉害的中医大夫。

要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要厉害到让所有的中医黑们无话可说,不黑转粉,他连觉都睡不着就可以了。

这里再强调一下,中成药一定要买质量可靠的厂家生产的,不然吃了跟没吃一样,白花了钱,还耽误事。

我的经验:质量可靠又对症的中成药吃一次就管用。我用中成药给人调身体,你们也看到了,两天就见效的都有。

我经常用的、觉得药效比较可靠的中成药牌子有:北京同仁堂、四川太极、兰州佛慈、河南仲景。

其他厂家的不一定不好,因为我没用过,没有发言权,就不推荐了。

中成药调理身体适用的人群:

我个人建议是亚健康人群和非急危重症人群。

孕妇、产妇出于谨慎起见还是找执业中医师帮忙吧。

非执业中医师,除非是你自己家人,对你有足够的信任,而你又中医功底扎实,有足够的把握,否则我不建议你们去管孕妇、产妇的事,出了问题你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你病得很重,医生医院都治不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试试以五运六气为指导、运用中成药来调理的路子,我认为是很不错的选择。

毕竟,西医多数时候只负责帮你的钱包减肥,而中医又衰败了,你想靠也靠不上。

用中成药来纠正八字偏性、调养身体,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体质寒热;二是五行偏性。

原则也很简单: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有余折之,不足补之。”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

第一,我中药方剂是白痴。我现在使用中成药总结出的都是非常粗浅的经验,虽然真的是管用了,但肯定不是绝对真理,仅供大家参考;

第二、因为中成药必须要通过脾胃运化才能起作用,土少脾为弱藏、脾胃功能特别糟糕的,需要先调理好脾胃再着手调理五行偏性。

否则,脾胃有积滞或者虚寒不能运化,就可能虚不受补。

要么明明是虚寒体质、一用热药就上火;要么明明肾是弱藏、一用地黄类的中成药就拉肚子。我这都是有教训的。

脾胃顾护较好、没有大问题的,可以直接配合着健脾药来补弱藏。

一、体质寒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诸葛亮气死曹真的信件里有这么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

阴阳为什么难以分辨呢?

因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热病热到了极点的时候会有寒象,寒病寒到了极点的时候会有热象。

经常看医案的都知道,古往今来,在这上面栽过跟头的医家无数。

如果你连病人的体质都判断错了,就算弱藏补得正确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还加重病人的体质偏性,寒者更寒,热者更热,病情不恶化才怪。

这种反面教材太多了,长年看中医、又老看不好的都有体会。所以,分辩体质寒热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这一篇必须要结合来看。

前面一个师兄在我聊瓜子的那篇文章下留言说:晚上不要嗑瓜子啊。

我回复说:你想嗑就嗑,不想嗑就不嗑哈哈哈哈哈。

她的意思我明白:因为瓜子是阳气很足的食物。早上和中午相当于一年里的春夏,春夏养阳;下午和晚上相当于一年里的秋冬,秋冬养阴。

所以升阳的食物和药物通常是早上和中午用,滋阴的食物和药物通常是下午和晚上用。

一般原则是这样。但是具体到某个人,就得区别对待了。

老有病人问我:我这样的八字,平时饮食、起居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当然知道该注意些什么,可是你叫我从哪儿开始说起呢?

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有时间听,我还没力气一条一条给你列举啊。

举例来说:生姜红糖水是热性升发阳气的。我们都知道有句俗话“早吃姜胜参汤,晚吃姜赛砒霜。”

这是一个很笼统、很宽泛的提法。中医门外汉这么说、这么想还情有可原,你要是懂五运六气,见识过各种体质、弱藏都不同的人,还这么说就该打了。

比如:火少心为弱藏、年运司天在泉主气客气主事之气都是水和土的人,一年四季顿顿生姜也热不到哪里去。

而八字火多水少、年运司天在泉主气客气主事之气又多是火的人,除非是受凉了或脾胃虚寒,否则生姜红糖水多吃几次估计就得流鼻血了。

用中成药和食疗寒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要看具体的对象而定,因为推算结果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五运六气能够看到的是定性的内容,是一个大的方向,是常。

而具体到某一个个体就会有很多变量:比如遗传基础、个人经历、饮食偏好、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对身体寒热的实际状态产生影响。

这全靠医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根据病人用药后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知常达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失误。

如果是热加热、寒加寒比较极端的情况,光用中成药的力度打不动,还要考虑配合食疗、运动、艾灸、八卦象数等。

中成药能纠正体质偏性,就是因为中成药的药性也是分寒热温凉的。

首先,就寒热而言,一般来说,有肉桂、附子、生干姜之类的偏热,而有石膏、黄连、栀子之类的偏寒。

体质寒的优先选择桂附类的热药,体质一般寒的通常是早上和中午用就可以了,特别寒的,就别客气了,顿顿都用吧。

体质寒热不明显,或者本身体质很热而生冷不忌、舌相看到脾胃有寒的,也可以短时期地早上用一次桂附类的热药稍微温补一下脾胃,中病即止就可以了。

体质热、肺肾为弱藏的,可以用到麦味地黄丸,而体质热、肺脾肾为弱藏的我可能会用知柏地黄丸。

其次,仅说寒热,这是比较概括的分类,实际上同一弱藏用得到的中成药寒热的程度也有差别。

比如:

对于金少肺弱、肺里有寒的病人,就可能有机会用得到通宣理肺丸。

对于火多金为弱藏的病人来说,同样是清肺热润肺燥的中成药,我个人体会,同仁堂的除痰止嗽丸就比二母宁嗽丸更寒、清肺火的力量更大。

再次,同一弱藏用得到的中成药,根据其寒热的程度也决定了适合使用的时机。

比如一个人火多水少,肾弱至极,阴阳俱虚,一天三次都要用到补肾药,那我可能早上会用桂附地黄丸,晚上用六味地黄丸。

又比如一个人木多水多,脾弱至极,阴阳俱虚,一天三次都要用到补脾药,那我可能早上会用附子理中丸,晚上用香砂六君丸。

因为早上和中午相当于一年里的春夏,春夏养阳;下午和晚上相当于一年里的秋冬,秋冬养阴。因此早上用热药,下午用平性或寒药。

又画了一堆老虎肠子,我一点都不想吐,真的。

二、五行偏性

中成药的寒热之性由病人的体质决定,而调整五行偏性的中成药的种类是根据病人的弱藏来选择的,具体使用中成药的时间点是根据人体的圆运动和子午流注来决定的。

1、怎么根据病人的弱藏来选择中成药的种类?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五行生克图:

热性体质怎么调理天天上火_中医调理小儿过敏性体质_湿热体质如何中药调理

你推算完一个八字的五运六气后,就知道这个八字五行力量的对比关系了 ,五行里谁多谁少,谁是原始弱藏,谁是年运弱藏和年干支弱藏。

明确了弱藏,选择性味归经走弱藏的中成药就行了。

少而弱的原始弱藏肯定是优先考虑的,年运弱藏和年干支弱藏要兼顾,是不是需要全力顾护则要看当年是什么年。

以我为例:我是金不及之年乙卯年出生,八字五行是三个火、三个金、一个木、一个土。

肝脾肾是原始弱藏,肝又是年干支决定的弱藏,肝是最弱藏无疑,肺是年运弱藏。

一般来说,柴胡方、黄芪方和熟地方我都好使;

八字火多肺为年运弱藏,我平时经常注意滋阴润肺是比较舒服的,金不及之年也需要好好顾护肺金;

而火太过之年,比如去年戊戌年,我年运弱藏肺金被火克,有严重的肺热症状,年运弱藏肺就得当最弱藏看待,全力顾护,除痰止嗽丸、二母宁嗽丸之类清肺火的中成药都有使用的机会;

但是金的力量特别强的时间点,比如金太过之年或者乙酉年、乙卯年,肝木严重受克,我就得好好补肝木的力量,不然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好,体重暴减,人也极度虚弱;

今年已亥年,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不及之土被司天之木所克,我肝脾同为弱藏,遇上这样木强土弱的年份,我肝弱得助,但是脾土就会特别弱。

事实也是如此,前一阵我觉得自己的消化严重不好,健脾胃的中成药挨个试,黄芪建中汤又喝了五副,现在算缓过点劲来了。

可以预见到的是,到了土火力量强、肾水受克严重的年份,比如甲午年热性体质怎么调理天天上火,我的肾又会成为最需要顾护的藏腑系统了。

此外,年干支五行与出生年的年干支五行相同时需要特别注意顾护年干支弱藏。这个跟五行在天干上还是在地支上没关系。

比如壬申年出生的,脾为年运弱藏,肺为年干支决定的弱藏,到了癸亥年要特别注意顾护脾和肺,否则可能会患脾肺系的严重疾病,如肠胃炎。

所以你看,如果你不懂五运六气,面对六十甲子年五行力量的不停转变,你跟案板上的鱼肉有什么区别?

等病痛猝不及防地把你打倒了,你再想绝地求生、反败为胜,不是一般的难,是好难好难。你看看我去年过得有多惨就知道了。

2、为什么使用中成药补弱藏、调理身体是有用的?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五行圆运动图:

热性体质怎么调理天天上火_湿热体质如何中药调理_中医调理小儿过敏性体质

用中成药调理八字偏性为什么简单有效?就是因为人体圆运动的存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旺四季。这几个环节紧紧相扣,如环无端,缺一不可。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里说得很清楚,你春天没养好,夏天会怎么样;夏天没养好,秋天会怎么样;秋天没养好,冬天会怎么样;冬天没养好,春天会怎么样。

一天里的早上、中午、下午、晚上也相当于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也是一个完整的五行圆运动。

任何一个人的八字都不可能五行数目完全相等,八字是八个,五行是五个,不管怎么分配,五行的数量都是多寡不均的。

因为八字偏性的存在,任何一个人的八字五行圆运动都是自带瑕疵的,都不可能是绝对平衡、完美的正圆,只是不圆的程度有轻有重,多数是边长长短不一样的多边形。

好比是一条流水生产线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上都应该有数量相同的工人,才能保证生产活动高效、持续地进行。

结果车间主任睡大觉去了,工人们爱上哪儿干上哪儿干,有的地方堆了四个、五个人,有的地方只有一个人或没人,于是闲的闲死,累的累死,还生产不出来东西。

五行多寡不均,人体的圆运动转起来就像湿衣服没摆均匀的洗衣机脱水筒,一边多一边少,一边重一边轻,一按下脱水按钮,脱水筒就会叮咣叮咣地撞击机身,根本没法好好运转。

其结果就是机器的磨损程度和故障率大大增加,使用寿命也大打折扣。

如果车间主任醒了,重新开始发挥管理作用,让每个环节都有合理的人数在工作,生产秩序、工作效率就能恢复正常。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等于是这个车间主任该干的事情,用中成药、食疗、运动、八卦象数等等一切能用的中医手段,想办法把这个圆给它补平衡了,让人体能够稳定、匀速、高效地运转,就能少生病甚至是不生病。

3、怎样决定使用中成药的最佳时间点?

辨清了体质,明确了弱藏,选择好了应该用的中成药,接下来要考虑使用它最合适的时间点。

什么时间该用什么药,这是由五行圆运动图和子午流注共同决定的。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子午流注图:

子行流注的意思是一天12个时辰,人体经络按照固定的时间段相继有规律地气血旺相,周而复始。

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八字偏性,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调整,就会出现在弱藏对应的经络旺相的时辰弱者得助,人会感觉舒服有精神;

而数目多的五行对应的经络旺相的时辰强者更强,人会感觉难受状态差。

注意一下:子行流注的这个时辰指得是真太阳时啊。也就是说,北京中午12点是正午,而在新疆乌鲁木齐北京时间14点才是正午。

如果真太阳时你都没闹清楚,使用中成药的效果肯定不好。基础不扎实的自己去看前面的推文补课,不然你找不着北的时候多着呢。(注:老虎肠子+1)

从五行圆运动图和子行流注图可以看到:

真太阳时的早上7点到9点胃经旺相,9点到11点脾经旺相,胃经和脾经互为表里,都属土,因此健脾胃的中成药早饭前用最好。

而早晨也相当于一年里的春季,木旺相,因此木少肝弱的人早上用升肝胆之气的柴胡方也是合适的。

中午11点到13点是心经旺相,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旺相,心经和小肠经互为表里,都属火,因此补心的中成药午饭时用最好。

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旺相,17点到19点是肾经旺相,肾经和膀胱经互为表里,都属水,因此补肾水的中成药晚饭前用最好。

23点到1点的子时相当于一年里的冬季,肾水旺相,同时子时也是胆经旺相,1点到3点又是肝经旺相,所以补肾和补肝胆的药都可以临睡前使用。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木少肝弱,要加强木的力量,一是早上相当于一年四季里的春季,二是子时,都是木旺相,弱者得助,我们在这两个时间点用走肝胆经的中成药,顺势加强肝胆经上的气血的流量,就相当于帮了弱藏肝胆的忙。

我通常会建议木少肝弱的病人晚上临睡前用逍遥丸、舒肝丸或养血荣筋丸(注:具体用哪种要看病人的情况来定,可不是这三种一起用啊),而早饭前用小柴胡颗粒或补中益气丸。

这么用的理由是:子时人体要睡眠,宜静不宜动,用舒肝柔肝补肝的药物较好;而早上是阳气升发的时间段,小柴胡颗粒和补中益气丸的升发之气正好能帮人体把阳气升起来。

同理,活血的药物也是早上、中午用比较合适。比如活血走心经的丹七片,我通常是早上和中午用。

小柴胡颗粒和补中益气丸的区别是柴胡的剂量不同,小柴胡颗粒以升肝胆之气为主,升的力量更猛一些,补中益气丸升的力量弱一点,是肝脾同补。

以我为例:金强木受克严重的年份早上用小柴胡颗粒更应景,而今年木强克土,用补中益气丸会更合适。

下午相当于一年里的秋季。凌晨3点到5点是肺经旺相,5点到7点是大肠经旺相,肺经和大肠经互为表里,都属金。

但是为保证人的睡眠连续性,我们不可能要病人半夜起来吃补肺药,所以折衷的办法就是午饭后用入肺经的药。

比如:八字火多金为弱藏的,我可能会要求病人午饭后含服二母宁嗽丸或除痰止嗽丸,顺应午后人体圆运动秋金肃降之势;

肾也是弱藏的,午饭前可以用五子衍宗丸,把过猛的火气降下来,逢子必降嘛;

晚饭前可以选用麦味地黄丸,补肾水的同时兼济水之上源肺金,效果也是不错的。

纠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补弱;二是克强。

补弱就是我们上面讲的这些,在弱藏对应的经络气血旺相的时间段使用性味归经走弱藏的中成药。克强的思路则相反。

我们上面讲的是八字木少肝为弱藏的人用补肝药的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八字木多肝为弱藏呢?

同样是早上木旺相的这个时间段,用药的思路就反过来了:

1、如果是木多反侮金,肺为弱藏,那就用性味归经走肺经的中成药,加强金的力量,克制木多过亢之弊:

体质寒,你确定TA肺里有寒,早上可以用通宣理肺丸;

如果肺寒不明显,仅是肺气虚,可以用参苓白术丸;

如果是热性体质,肺为弱藏,我会用补益资生丸。

2、如果是木多克土,脾为弱藏,那就加强土的力量,来平衡木多过亢之弊:

体质寒,早上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脾肾都虚,可以配合桂附地黄丸一起用;

如果寒不明显,可以用人参健脾丸,心脾两虚,可以用人参归脾丸;

如果是热性体质,我会用香砂六君丸。

同理,晚上临睡前,在子时、丑时胆经肝经将要相继旺相的时候也可以用补金或补土的中成药,克制木多过亢之弊。

这里讲的是补弱藏的中成药使用的最佳时间点,补弱藏的药用到多重则要看当时弱藏弱的程度,八字偏性里看到的是常,六十甲子年五行力量转变叠加造成的弱藏弱的程度的加重或减轻,这是变,下手轻重全靠医者凭经验来掌握。

我通常会要求病人按点作息、按点吃饭,否则你没法在最合适的时间点吃上该吃的中成药。

早上睡懒觉的,晚上要熬夜的,不按点吃饭的,我觉得你就别浪费自己的银子和社会资源了。

中成药虽然不贵热性体质怎么调理天天上火,可你的钱又不是大风吹来的,花了多少钱就应该见到多少钱的效果,对吧?

此外,使用中成药调理人体的寒热、五行平衡,打破了人体十几年、几十年来的固有状态,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这种不习惯和中成药方案不合适导致的不舒服留心一下还是能够找到区别的。

我是寒性体质,吃热药的时候、天热的时候气色好,但自己觉得热燥难受,老想凉一点;

我的一个病人八字木多火多,体质热,我给他定的中成药使用方案,他吃了以后老说冷。

其实只要吃饭香、睡眠好,二便通调,体力好精力好,说明中成药的使用方案就是合适的,观察一下,等人体适应正常的寒热状态后就没问题了。

需要提出注意的是: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是由这个药作用的位置决定的。

《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我理解就是:作用于心肺的药饭后服最好,作用于肝肾脾的药饭前服用最好,活血的药早上服最好,补肾的药晚上服最好。

此外,对脾胃影响比较大的药,比如比较寒凉或刺激的药也是饭后服比较好,这是常识。

本来还想弄几个病案来辅助讲解一下我确定中成药使用方案的思路,一看,光讲原理就已经又是盖世长文了,以后再说吧。

实际应用中,什么样的八字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我的方法和思路很简单,难在怎么样考虑周全、拿出一个当时、当地与病人八字偏性契合度最高的中成药使用方案来。

我按照五运六气的推算结果给出的中成药使用方案和八卦象数方算是基本方,大的方向不会错,但是需要根据六十甲子年五行力量的转变,相应地做细微的调整,才能与人体的状态达到最好的契合度,让人体处于最佳状态。

按我的方案吃中成药的病人,基本上头一个月效果都不错,后来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小问题,我看不到人,很难判断你这些问题是因为什么因素导致的,该怎么调整?八卦象数方也一样。

除非八字偏性比较极端的人,八卦象数方基本不用改,八字偏性轻的人,受自然界的五行力量变化影响比较大,稍微一推,方向就转过来了,中成药和八卦象数方的调整必须更加精细和频繁才能比较合适。

通常是月转换的时间点就需要微调一下,换季或跨年就更不用说了。你自己不会,谁能一直盯着你、一直帮你调整?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我们学中医,学五运六气,就是为了找到对人体最有利的度,使用合适的中医手段恰如其分地调谐,让人体始终保持最佳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