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武汉)手上长小水泡会干涸蜕皮吗?


冬天上火嘴角起泡吃什么擦什么药最好_嘴角上火水泡用药_嘴角起泡上火吃什么中成药

最近有些朋友的手指上、手指缝里及手掌边缘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痒的抓心挠肝的,而且越挠越痒,严重时小水泡会突出皮肤,破掉后水泡位置会出现干涸蜕皮的现象,这到底是啥毛病?

今天《健康武汉》节目为您邀请来自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主任刘辉峰为您解答

[896专家团]

刘辉峰

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美容主诊医师,任湖北省皮肤科学会委员、武汉市皮肤科医师协会常委,武汉市中医药学会委员, 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

特别擅长:运用皮肤激光、光动力等手段治疗血管瘤、皮肤肿瘤、痤疮等难治性皮肤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荨麻疹、药疹等变应性皮肤病,运用现代光电技术治疗各种色素斑、黄褐斑、皮肤老化。

夏季常见多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常见多发的皮肤病有:1.痱子、2.晒伤、3.光敏性皮炎、4.丘疹性荨麻疹、5.过敏性皮肤病、6.病毒性皮肤病、7.足癣和股癣、8.湿疹(包含汗疱疹)。

我们手上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呢?

手上长水疱常见的疾病有汗疱疹、手癣、癣菌疹、接触性皮炎。有的疾病与体内湿热重有关,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火气重。手上长小水泡建议到专业机构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那是什么原因诱发的汗疱疹呢?和我们手脚爱出汗有关吗?

汗疱疹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所致,现多认为一种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镍、铬等金属的系统性过敏及精神因素可能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没找皮肤科医生确诊之前,会不会有人把汗疱疹误认成手癣?这两者怎么区分?

汗疱疹易误认成手癣,可从以下三方面鉴别:

(1)首先致病原因不同,手癣病因明确,就是由于真菌感染造成,而汗疱疹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2)发病部位不同,手癣多发生在手掌、手背、大鱼际,表现为小水疱,红肿、鳞屑、痒感强烈;汗疱疹多发生在手指,指间。以及掌跖及指(趾)侧,表现为细小水疱,多无内溶液。

(3)汗疱疹可以自愈,也有一年四季发作者;手癣存在冬天减轻,夏季多发的情况。

手气有什么症状?

老百姓说的手气就是手癣,临床上分三型:

1.水疱鳞屑型

嘴角上火水泡用药_嘴角起泡上火吃什么中成药_冬天上火嘴角起泡吃什么擦什么药最好

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示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及根部,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

2.角化增厚型

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双手,皮损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易皲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有关。

3.浸渍糜烂型

较少见,只是在水疱继发细菌感染后较容易看到,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样改变。

手癣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多为单侧火罐网,久之可发展为双侧。夏季多发生水疱冬季常见皲裂,常因疼痛影响活动。由于手部经常受外界因素如洗涤剂的刺激,手癣表现不典型,易于被忽视而致迁延不愈。手癣多由足癣传染或继发于指(趾)甲癣,但也可以原发,原发者部位多见于拇指与示指向侧面、指间及掌心部早期皮损为丘疱疹,然后逐渐扩延。

怎么做可以避免手上长小水泡?

先谈一下手癣的防治:

手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约占55.6%)、须癣(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

1.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等。皮损消退后继续搽药2周以上;

2.手部因经常水洗,所以局部搽药次数应增加,特别是洗手之后要加搽软膏或霜剂;

3.病程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加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治疗;

4.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冬天上火嘴角起泡吃什么擦什么药最好,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

预防:

(1)应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清洗手,并要养成不与别人共用毛巾、面盆等不良卫生习惯;

(2)真菌对一般消毒剂及紫外线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真菌不耐热,故毛巾、棉织轻袜可用开水洗烫和太阳暴晒消毒,环境器也要消毒。

现在谈一下大家关心的汗疱疹的防治:

嘴角起泡上火吃什么中成药_嘴角上火水泡用药_冬天上火嘴角起泡吃什么擦什么药最好

(二)汗疱疹的治疗汗疱疹

1.口服药:短时间口服泼尼松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也可以选用曲池合、谷穴位注射治疗。

2.外用药:早期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1%酚炉甘石洗剂外搽;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者,可外用2%~5%水杨酸软膏、尿囊素软膏等。

3.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汗疱疹是体内湿邪在手部皮肤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西药控制病情后停药,容易复发,与湿邪偏盛有关。中医治疗汗疱疹有很久的历史,分湿热内盛证和脾虚湿盛证。

①湿热内盛证: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4、外用中药清洗.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冬天上火嘴角起泡吃什么擦什么药最好,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5、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6、饮食疗法: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7、其他: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想和专家一对一在线交流吗?

想进一步了解当下健康资讯吗?

加入《健康武汉》微信群:

这里还有很多福利等着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