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中国历史上的100个经济危机!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时间:年——年 侵略国家: 列强侵华罪行 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攻入北京) 2. 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了中国和领土平方千米。 影响: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圆明园 东北西北 英法联军 1858年《》 结果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50多万 俄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年——年 1851 南京 经过 1.开始:年,起义。 2.定都:年,攻克改名为, 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颁布纲领性文件《》。 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青浦大捷:1860年8月,太平军大破洋枪队。 5.结果: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② 1862年9月,在战斗中,太平军击毙。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影响 一定程度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沉重打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1851 1864 金田 1853 1864 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慈溪 华尔 为什么“蕞尔小邦”日本在当时 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材料1: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1892年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

材料2: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订了《清国征讨方略》,指出:“若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 材料3:明治维新后,由于天皇制度仍然统治着全国,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购买力很低,国内市场异常狭小,1890年,日本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材料4: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此时正是慈禧六十大寿,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不愿意在这时打仗。 根本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 2.野心满满的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这次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蓄谋已久,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3.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5、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 甲午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旅顺大屠杀 黄海战役 甲午战争:经过、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1、年,战争发生。 2、1894.9,日军与北洋舰队在激战,致远舰管带奋力杀敌。 3、战火烧至中国境内,日军接连占领、 ,并进行血腥的。

4、1895年初, 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1895.4,清政府求和,中日签订。 这位民族英雄是谁? 他的主要事迹如何? 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战役 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汉族,广东番禺人,民族英雄,清末海军北洋舰队杰出爱国将领,在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决意与日舰吉野号冲撞,同归于尽,不幸中鱼雷沉没,决意与全舰官兵共存亡,抛弃部下的救生圈,不顾忠心爱犬衔发辫相救,抱爱犬自沉牺牲,年仅46岁。谥号壮节公,光绪皇帝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中日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黄海海战中,因指挥失误致北洋海军受重创。威海卫之战中,率北洋海军困守威海港和刘公岛,被日军海陆围攻,陷于绝境,仍坚持抵抗,见援兵已绝,突围无望,遂服毒自尽。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 割地增多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 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增加 势力深入 增设工厂加剧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 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甲午战争时局图的分析_甲午战争形势图_甲午战争示意图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 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内 容 危 害 《马关条约》的签订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影响? 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影响 租借地: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请仔细观察教材图8-12,思考下列问题。 1.甲午战争后,列强以哪种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列强还以哪些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侵略 开设工厂 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等方式结合右图、图册P73地图,找一找: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侵略 课文图8-13 租借地 势力范围 代表国家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在沉痛、愤恨和思索中,我们了解了这一段屈辱的岁月。请问,此时此刻,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 1.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爆发起义,挑起战端,战争爆发,史称。 2.黄海激战,致远舰管带英勇殉国;在,日军实施了大屠杀;1895年,日军进攻威海卫,全军覆没。 3.1895年4月,中日签订《》,这大在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列强效仿国,纷纷强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狂潮。 4.日本割占台湾激起台湾人民的顽强反抗,领导的义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5.1899年,国向英、俄、德、法等国提出政策并被接受,使其在华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1、甲午战争以后,外国轮船沿长江最远可以到达( )A.汉口 B.九江 C.重庆 D.宜昌 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满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3、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 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 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 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之前40~50年代所签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量最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多 D.列强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徐骧领导的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徐骧: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为什么“蕞尔小邦”日本在当时 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材料1: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天皇制度始终统治着全国,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购买力很低甲午战争示意图,国内市场异常狭小。1890年,日本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国内政局越发紧张。 材料2:明治天皇《御笔信》公开宣告:“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外。” 材料3: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日本已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在积极伺机寻找发动侵略中国的机会,而此时朝鲜恰好爆发东学党起义。 材料4: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清政府内部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一种是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 1894年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她要搞一个大型的生日庆典,不愿意在这时打仗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军事实权的李鸿章也主张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