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顶山炮台的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什么作用?


在威海刘公岛北洋海军遗址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旗顶山炮台,因为该炮台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因此甲午海战博物馆不惜耗费巨资,在原有炮位上安置了两门仿制的240毫米克虏伯要塞炮,吸引了广大游客来此驻足。但其实所谓的旗顶山炮台,在甲午战争时期尚未建成,就更谈不上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什么作用了。

首先,我们在国内的现存史料上,无法找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旗顶山炮台存在的痕迹。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察看渤海各口海防的时候作出了刘公岛炮台建设的规划。李鸿章认为“岛南须建炮台一座,岛北须建地阱炮台二座”,并没有提到会在100多米的旗顶山上建设炮台,那样视野固然更好,但是以当时的技术能力和捉襟见肘的经费,这并非一个好选择。

虽然做了规划,但刘公岛的炮台建设并没有立即启动。光绪十三年(1887年),副将张文宣率领原驻旅顺黄金山炮台的亲兵正、副两营移驻刘公岛,之后首先开始修筑岛北的地阱炮台。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候补知县萨承钰奉山东巡抚张曜之命,查勘南北洋各海口炮台,他仔细描述了刘公岛炮台建设情况:“北口建地阱暗炮台,台式系掘深地基,以为地阱,形如满月,中藏阿蒙士庄新制后膛地阱钢炮二尊。”很显然,这就是李鸿章规划中“岛北须建地阱炮台二座”中的第一座即现在的公所后炮台遗址。而第二座此时应尚未动工,故萨承钰的记载中有在建的日岛炮台而未提到其他在建炮台。

而岛南炮台此时也已经修建完毕,“于刘公岛南嘴添筑炮台一座”。当年的规划时隔六年之后,终于全部完成,让李鸿章非常欣慰:“工程并极精坚,布置更臻完备。”而这时距离甲午战争爆发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旗顶山炮台是在海军大阅之后紧急修筑的呢?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工程建设水平落后,效率低下,在较为低矮平坦之处建设炮台都要花上数年时间,旗顶山海拔153.3米,山路崎岖,工程量肯定比公所后、黄岛等炮台更大得多,先不说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怎么把240毫米要塞炮运上山甲午战争简介,即使能办到,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数月中建成投入使用呢?

广告

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

无独有偶的是,在甲午战争的另一方记载里,也没有旗顶山炮台的任何痕迹。在占领刘公岛后,日本海军立即派出人员,对刘公岛各炮台的构成和损害情况进行了勘验,并撰写了专门报告。在这份报告里,刘公岛分为东口炮台和西口炮台,其中东口又分为第一炮台和第二炮台。根据报告中的《刘公岛、日岛及黄岛备炮一览略表》,我们可以看出,装备两门阿姆斯特朗9.2英寸要塞炮的西口炮台就是公所后炮台,而东口第一、第二炮台则为东泓、南嘴二炮台。也就是说,日本人在刘公岛上,并没有发现所谓的旗顶山炮台。

在日军战史的附图中,还有一张详细的《刘公岛及黄岛炮台掩堡一览地图》。图中旗顶山的位置只有“电气灯”(即探照灯)和“信号旗台”的标识,很难想象,如果该处有装备四门240毫米重炮的大型炮台,日本人会不予标记。

既然中日原始史料都没有提到过旗顶山筑有炮台,那么旗顶山炮台又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呢?

最早指出北洋护军在刘公岛建设旗顶山炮台的,是戚其章先生1981年所著的《北洋舰队》,但该书并没有同时注明资料来源,书上关于炮台的说法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条没有任何史料根据的记述,才被广泛引用,再加上互联网的传播,竟成了不可置疑的事实。

值得指出的是,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确实试图在旗顶山上紧急修建大型炮台。他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8月30日的电报中要求张文宣“大顶安炮六尊,运土拉炮,准添长夫三百名。炮设齐,即报明裁撤。”这就是大顶子炮台,也就是旗顶山炮台的前身。由于工程量巨大,直到两个月后的11月5日,张文宣向李鸿章上报时仍称大顶子炮台正赶凿台基,尚未安装火炮。

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后,日军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2月17日进占刘公岛。2月19日上午,日本国民新闻战地特派员古谷久纲氏登上大顶子,写下了关于大顶子炮台唯一的一段叙述:全岛最高顶高出海面300尺,仅一条道通达山顶,其险莫可名状。此处的炮台正在建设中,四个炮位已开掘完成甲午战争简介,铁板、石块也已搬运到那里,二十八珊榴弹炮(口径为280毫米的臼炮)二门横陈山顶。以该炮的威力,五千米射程俯射,可击破军舰铁甲板而贯穿船腹。

大顶子炮台按李鸿章要求原本安装六门炮,在古谷久纲氏的描述中仅提到2门,剩余的4门炮在哪里呢?在《日清战争纪实》一书中指出,刘公岛海岸堆场有廿四珊榴弹炮(口径为240毫米的臼炮)四门,及其炮架、弹药等附属品,半曝露于风雪之中。也就是说,到战争结束时,大顶子炮台原计划设置的6门臼炮,仅仅是开建了6座台基中的4座,且未完工,也只有2门运至山顶,还没有安装,余下的4门还在山下海边尚未搬运,所以也不可能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什么作用了。

广告

美女秀场 真人直播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

同时,1988年甲午战争博物馆从海军手中接手刘公岛后,确实在旗顶山发现了兵舍、掩体、炮位和弹药库等军事工程痕迹,便误以为是甲午遗迹。但刘公岛在北洋海军之后,经过了漫长的八十多年,先后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中华民国海军第三舰队、汪伪海军和新中国人民海军的基地,旗顶山炮台遗址实际上就是英国人修建的。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国人为了监视德国强租的胶州湾海军基地,也强租威海卫作为远东舰队的基地,甲午战时尚未完工的大顶子炮台成为英军新炮台的台址。英军利用原有的一些营房、护墙、炮位等拆毁的石材,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完成新炮台建设,取名为“百夫长炮台”。如果游客足够细心的话,还可以在遗址上找到英文标志。

但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英国人放弃了原有计划,将威海卫确定为英国海军训练基地和疗养基地,自此不再投入军事设施建设,百夫长炮台成了一个没有安装火炮的空炮台。英军还在炮台上面设置信号旗台一座,旗顶山和旗顶山炮台之名也由此旗台而来。

解放后,解放军驻威部队修复了原英军所建的两处圆形炮位,又添建了两处新炮位,共设置美制MK22型76.2毫米高平两用舰炮4门。就是因为这4处炮位,因此在现在旗顶山炮台的介绍中,想当然地称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在旗顶山设240毫米克虏伯海防炮4门,其实大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