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九宫图的应用河图洛书的记述!


九宫九宫格数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对於古代天文学来说,九宫图非常重要。以正中的方位为中宫,对应四正四隅八宫方向。其方位观念亦广泛用於地理(九州观念)、军事(布阵行营)、书法及武术方面,术数九宫图最古与术数关联上的九宫图是洛书,他亦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後来应用于占卜、星相等范畴。它其实是一种3行3列的数字方阵,把1到9的九个数字按洛书规则填入即可形成。洛书的原则即如北周甄鸾所说:“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四 九 二三 五 七八 一 六九宫和八卦的方位对应关系一宫坎(北)朱熹河图洛书,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来自上古时代有关数字排列之图案。在宋朝之前,洛书的记述只有文字,一直到陈抟,才提出了洛书的图案。有人认为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易理哲学部分,后被广泛应用于风水、占卜等术数中。目录1 河图洛书的记述2 河图3 洛书4 河图洛书的应用河图洛书的记述《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河出马图。

”因此从孔子于古籍中记载得知河图为伏羲时代黄河出现一匹龙马,其身上有文彩图案,谓之龙马负图朱熹河图洛书,伏羲将其文字记载下来,因出于黄河,谓之河图。另外于《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尚书》则记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而洛书则传说于黄帝时代时,在洛水浮出一只神龟,其背甲有九宫花纹上有数字,黄帝记之谓之洛书。近代研究中国古文化的学者,对河图洛书有以下观点:来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九宫星相图、与占星有关;结合于阴阳五行、风水术数的观念理论;河图亦导源于《周易‧系辞传》中的“天地生成之数”;在宋朝之前,太极与河图洛书的记述只有文字,一直到道家一代宗师陈抟(紫微斗数的创始者),才提出了太极、河图、洛书的图案。据近代的研究,陈抟曾在中原地区进行长久的考古工作,可能因此挖掘出伏羲、神农乃至黄帝时代的古文书,而破解了太极图与河图洛书的千古之谜。陈抟首创“龙图易”融合了汉朝至唐朝的九宫学说以及五行生成数的理论,提出图像,名之为龙图,始将消失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后天图、阴阳太极图重现于世。之后北宋的刘牧又将陈抟的龙图区分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

南宋时蔡元定则将它改变过来,反将九宫图称之为“洛书”而五行生成图称之为“河图”。南宋大学者朱熹则支持蔡元定的学说,并将记于《周易本义》卷首,确立了“图九书十”“书九图十”之分歧,“图十书九”成为南宋以来之通用理论。河图“火”七成数二生数“木”“金”八三五“土” 十四九成数生数生数成数生数成数一生数六成数“水”口诀:一六共宗水,二七同道火、三八为朋木、四九为友金、五十共守土。战国时期的《尚书,大禹谟》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之数。益图书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转而相克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者也。洛书其排列为九宫图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 配合上八卦形成: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入中宫、六干、七兑、八艮、九离。这个顺序,被应用在风水学上(尤其是玄空派风水学),称为洛书轨迹。 在奇门遁甲中,则成为:一白坎水休门、二黑坤土死门、三碧震木伤门、四绿巽木杜门、五黄寄中宫、六白干金开门、七赤兑金惊门、八白艮土生门、九紫离火景门。河图洛书的应用在中医、易经、占卜、八字学、紫微斗数、风水学、择日学、奇门遁甲等中国传统五术中都有结合阴阳五行和应用到河图与洛书的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