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你知道几个?


一个地名,铭刻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记,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名片。

大武汉,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

1911年10月10日,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武昌城的天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打响了第一枪。

一声枪响,奏响了推翻延续200多年的清王朝和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胜利凯歌。

110年来,敢为人先的精神,早已融入武汉人的血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成为城市精神的坐标。

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极目新闻记者徜徉武汉三镇,探寻与辛亥革命有关的路名。

中山大道、首义路、黎黄陂路、黄兴路、彭刘杨路、起义街、民权路……在“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发生之地,武汉留下了辛亥革命深深的印记。

彭刘杨路

写下辛亥首义“三烈士”悲壮历史

“彭刘杨路到了。”在武汉,凡经过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公交车,都会报出这一由三个姓氏所组成的站名。

武汉辛亥革命遗址_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_武汉 辛亥革命

彭刘杨路

市民驱车经过首义广场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可清晰看到彭刘杨路的指示牌。在武昌阅马场首义广场上,彭刘杨三烈士塑像昂首屹立。10月8日,不少市民在瞻仰彭刘杨三烈士塑像。

武汉 辛亥革命_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_武汉辛亥革命遗址

彭刘杨路上的雕塑

彭刘杨路,一个独特的地名,蕴含着一段悲壮的历史。

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执行武昌起义任务时,先后被清军逮捕,他们受审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0月10日凌晨慷慨就义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前(今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处)。

“三烈士的慷慨就义,显示了湖北革命党人的英勇气概和献身精神。”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评价道,彭、刘、杨三人牺牲的消息,非但没有使得起义中断,反倒激起革命党人百倍勇气,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武汉 辛亥革命,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今年82岁的彭达城是辛亥首义“三烈士”之一彭楚潘的孙子,每到清明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周年纪念日,他都会到武昌彭刘杨路上走一走,在首义广场上瞻仰彭刘杨三烈士雕塑,在蛇山脚下烈士祠查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烈士名录。

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_武汉辛亥革命遗址_武汉 辛亥革命

彭刘杨路上的雕塑

重温辛亥革命历史,缅怀先烈丰功伟绩。

“武汉保留了很多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地名、文物,让辛亥革命志士后裔缅怀先烈有了精神寄托。”10月8日,彭达城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黎黄陂路

因黄陂人黎元洪得名

汉口黎黄陂路武汉 辛亥革命,武汉首个“慢生活”街区。闹中取静,黎黄陂路有着特有的宁静和浪漫。

黎黄陂路

从沿江大道到中山大道,全长604米,欧式建筑鳞次栉比,配有报亭、电话亭、景观花箱,融现代风格与古典情调于一体。国庆长假,不少游客来这里“打卡”。

很多外地游客不知道的是,这条百年老街,是以辛亥革命起义领导人黎元洪的名字命名的,见证影响中国进程的重大事件。

今年92岁的戴孔嘉,是抗美援朝老兵,也是一名历史爱好者。秋高气爽,老人在黎黄陂路上散步。他说,黎黄陂路是一条有着多年历史的道路,看史书上记载,黎元洪是黄陂人,这条路因黎元洪而得名。

武汉 辛亥革命_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_武汉辛亥革命遗址

黎黄陂路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经过一夜苦战控制了武昌,迅速组建军政府以应付清军反扑成为当务之急。彼时,同盟会领袖黄兴、宋教仁远在港、沪,共进会首领孙武被炸伤,文学社蒋翊武逃往外地,革命党人一时群龙无首。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

汉口黄兴路,同样留下了辛亥革命深深的印记。

黄兴路

黄兴路,因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而得名。它北起友益街欧洲广场,南到胜利街泰兴里附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10月28日抵达武昌,11月3日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在黄兴指挥下,起义军在汉口、汉阳与清军血战,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赢得了时间。

在友益路上的环岛欧洲广场,一尊黄兴的铜像,寄托着后人对辛亥革命先驱的尊重和怀念。

“首义”文化

融入城市每一个角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楼的一声枪响,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汉也因此被称为“首义之城”。

首义路

在武汉,“首义”印迹遍布三镇,犹如一部写在地图上的“首义”教科书。

首义公园,武汉市唯一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性公园。

首义路,一条以武昌首义命名的道路,连接武昌武珞路与津水路。

辛亥革命博物馆,选址武昌区彭刘杨路,与鄂军都督府(红楼)、孙中山铜像、拜将台铜像、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曾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如今,已成为人民群众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的一座地标。

首义路、首义小区、首义公园,首义中学、首义广场,“首义”两字已深深嵌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文化符号,透露出这座城市深厚的“首义”情结。

首义的背后,彰显了敢为先下先的城市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进行商品销售体系的改革,汉正街成为“天下第一街”;新中国第一位“洋厂长”在武汉上任,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魄力与决心;我国第一根光纤在东湖边诞生,“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

抚今追昔,沧桑巨变。辛亥革命先驱已逝,但路名永存、精神永驻。

首义精神,作为一种武汉特有的文化基因,已深深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之中,正化为复兴大武汉的磅礴动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