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三省继续整体落后?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原因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经公众号“地球知识局”(微信ID:)授权转载,有删节。

在全国31个省市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排名中,东北三省继续整体落后,其中辽宁省更只有-2.2%,是唯一一个增长率为负数的省份。

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平均工资增速低于全国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大量流入关内,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在历史政策原因和现实经济现状的影响下,东北人口低生育率与老龄化也日益加剧,2017年吉林省人口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中国东北地区灯光图

人们一般会把共和国长子目前的老态龙钟归因于国家政策的无力或是东北文化的劣根性,这些是内在的、人的因素,项羽虽然有力,也不能举起自己,东北究竟是能够牵动全国的鸡头,还是坚硬而僵死的犄角,根本原因不在于计划经济的推动或缺失与文化基因的支撑或拆台,而在于这一地区在地缘政治中地位的变化。

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周边主要国家

1860年以来的东北简史

清朝自入关后,一直把盛京(今沈阳)及其附近地区当作其战略后方,为防止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和蒙古族人的大量迁入,构筑了柳条边墙,此后两百年间,东北地区处于休眠状态。

鸦片战争后,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仍继续窥伺中国领土。1860年,咸丰帝采纳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开禁放垦的建议,移民实边,以防止沙俄进一步蚕食东北地区,随着以山东为主的中原地区流民“闯关东”,东北人口迅速膨胀,打下了日后发展的人力基础。

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被割让领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中,旅顺被日本占领,后又为俄国联合德法迫使日本归还清政府。1896年,李鸿章赴俄签订《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1898年,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义和团事变中,俄国占领了东北全境。

1903年,东清铁路正式运营,哈尔滨、满洲里等城市由此发展起来。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战胜的日本取得原来俄国在中国东北的诸项权益,大连、长春也先后成为了日本经营满洲的基地。1907年,清政府分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为“东三省”名称之始。

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清末设立的东北三省

武昌起义后,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依靠镇压革命党人迅速崛起。1918年,他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了东三省,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史。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他宣布东三省独立,在国民政府、苏联与日本间为保持自身独立性走着危险的钢丝。张作霖主政期间,在日俄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与教育,20年代末东北工业化水平已超过长江流域。

虽然蒋介石为张学良在军阀争霸中的支持给了丰厚的回报,但是他并无力也无心给予支持张学良抵御周边列强的承诺。

1932年,在日本的支持下,清废帝溥仪宣告“满洲国”成立。日本向东北派遣主要由贫民组成的开拓团,抢占肥沃的土地。同时,日本在七七事变后,大量诱骗和强迫华北等地壮劳力出关做工,伪满洲国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首都新京(今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

伪满洲国

1943年,世界上承认伪满洲国的有苏联、泰国等23个国家,中华民国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只是在1935年之后与其建立了通邮、通车、通航及贸易联系。1945年时,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超过了日本。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美国对日本城市的战略轰炸也迫使日本将大量工业设施撤至中国东北地区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后迅速消灭了残余的关东军,运走了大量的东北工业矿产资源。中共中央在日本战败后明确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集中力量控制了东北大部分地区。东北野战军在东北的人力资源支持下和林彪等军事家的建设指挥下,成为了解放战争的主力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爆发了朝鲜战争,战时经济推动了东北产业布局调整,使东北形成了辽宁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吉林以化学工业为主,黑龙江以机械、电力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国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工业化建设。与中国还处于蜜月期的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超过三分之一在东三省,为东北的工业建设,尤其是国防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等事件爆发后,中苏关系恶化,赫鲁晓夫逐渐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这也是中国技术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最近的时期。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赫鲁晓夫与毛主席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3年1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建议在3至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通称“四三方案”。四三方案共引进了26个成套项目,除北京上海外,东三省仍然是主要的引进地区,这一批项目以轻工业为主。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中国将站在哪一边?

1979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步转向了东南沿海。苏联解体后不久,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制造通过海路走向世界,台湾、南海等主权问题日益凸显。经历了国企改革的东北没有找到自己的主攻方向。2012年,中俄边境勘界宣告完成。

东北兴衰的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地区只有作为政治经济的节点,才能确保它的稳定发展。从长时段大范围来看,使得一个地区兴衰的是在它所处的时空,其次是它的社会构成,最后才是基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上形成的地区文化。地缘政治的序幕一旦开启,就遵照它自身的逻辑去发展。

俄国扮演了揭幕者的角色。大力工业化的俄国意图在亚洲地区获得不冻港,为与之抗衡而出现的闯关东移民潮是东北近代史的开端。稍后工业化的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后需要进一步以东北为根据地。自东北部而来的强大军事力量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噩梦,为了稳定中原地区,中央政府也有着建设发展东北的需要。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三方博弈

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后,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发展速度放缓。东北起到了国内资源、产品、人才调配基地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理论上的高附加值产品并没有给东北带来产业升级的资金,于是飞机、汽车和原木、煤炭也没有什么区别,不能转型的原材料供应地的繁荣都是不育的。

苏联解体后,俄国再无力成为中国的重大威胁。东南沿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沿,九十年代追求短平快的加工制造业一度使得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本世纪迅猛发展的信息产业一直是冒险家的乐园。缺乏后发优势的东北无论是从交通还是从人力成本上都不适于成为世界工厂和金融中心。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一些人的心声

东北未来的机会

东北自古以来并非繁荣之地,重振东北,重振的原型不是强汉盛唐时期的东北地区,而是近代以来在中国乃至东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1.东北振兴的外在契机

东北目前在地缘环境中并不是热点地区,天公作美是东北再次被政治家、企业家关注的前提。目前存在的潜在可能,其影响由小到大如下:

朝鲜半岛可能的动荡,老龄化的日本正在以推动国家正常化的方式释放国内压力。即使中国在此过程中能够重新控制通向日本海的港口,也只能延缓东北的衰退,在新常态下让东北在国内经济增长的赛跑重回中游。

俄国开发远东地区。俄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却有着主要国家最低的人口增长率,在全球226个国家的预期寿命排行中,俄国排在164位,低于印度。到2050年的时候俄罗斯人口很有可能缩减至只有1.13亿,和现在1.44亿的水平相比下降20%。俄国的核心地带在它的欧洲部分,远东地区人口只有六百余万,随着俄罗斯人口的减少,老龄化的加剧,中国人将会有更多机会通过东北参与到这一地区的资源开发中去。

北极夏季航道开通。本世纪上半叶,北极冰层可能会在夏季完全消失,这将打通欧洲、亚洲、北美洲之间的最短航线。北冰洋地区无论作为贸易要道还是资源宝藏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随着北极圈的不断变暖,北极八国加紧了对北极地区的争夺。

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永久正式观察国,这意味着本地区各国承认中国属于地区利益相关方。无论是西欧与美国保持同盟关系,还是俄国与美国改善关系,未来欧洲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允许甚至鼓励中国参与北极开发。

北极理事会

2.东北振兴的内在基础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如果邓先生的经济总体发展计划能够顺利完成……那么在10到15年的时间内,民用经济将能够积蓄足够的力量,全力推动军事部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东北是老工业生产基地,虽然金融业较为落后,服务业还在起步,轻工业有所荒废,重工业升级缓慢,但仍然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和大量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产业工人,较那些自然环境恶劣和靠旅游业发展经济的省份比,更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当半岛和俄国对中国敞开大门时,东北可以通过商业振兴。

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面向海洋还是面向内陆

3.东北振兴的文化塑性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东北这一共同体概念还只是一只内部多汁的毛毛虫,尚未如历史悠久的中原地区一样化茧成蝶。东北人具有三重记忆,一种文化,在今天都不堪回首:

满族记忆。虽然满族一度是中国的统治者,但是即使在清朝盛期,满族自身的文化已经在衰弱中,八旗子弟对于吟诗盖章比骑马打猎更加擅长。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伪满记忆。虽然木偶经常穿戴得比它游走街头的主人更加华丽,但是当它抬头望到下垂的丝线,总会想一下自己的脸会红还是鼻子会变长。不能忽略,然而又不便回忆。

工业基地记忆。长子的意思就是子女中的大哥,大哥在中国传统中有着照顾弟妹的义务。昔日的硬汉,如今的醉鬼。其他子女或丁吃卯粮,或借鸡生蛋,或如鱼得水,还总在风光之时,而长子却升级无门,转型无方,甚至陷入了阴谋论的受害狂想中。

通俗文化。东北的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地区的流民带来的,传统的宗法社会在闯关东的头五十年并没有机会扎下根来,辛亥革命后,东北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基层权威的薄弱使得俗文化相比关内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较为原汁原味的保留。

雅文化只有植根于俗文化才貌似有深邃的维度,俗文化只有结合历史记忆才能保持长青的活力。租界的灯红酒绿何尝不是小市民的二人转。当不再是尴尬甚至屈辱的三种历史记忆融为一体,成为了东北俗文化的日常,东北才能通过由之提炼的雅文化在中华各地区中保有值得羡慕的地位和强大的凝聚力。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

某种华丽的通俗文化

人定胜天,是白日梦。人总是愿意以为今日的成就,一定代表永恒的价值,今日的衰败,必然源于过去的罪过。东北从白山中发展起来辛亥革命东北,并不全然是自由市场的功劳,假使回归黑水,也未必是因为移民后裔们的劣根性。底特律的工人没有变,总在变的是那些以胜负论英雄的势利眼。

天行有常,和地理社会文化这些深层次因素相比,人为的制度起到的作用无非是雪上加霜或者锦上添花,希图通过其点石成金,不过是把旧思想之酒倒入新概念之瓶。在这飘雪的时节,东北人确实要做的就是去掉一点头脑中政策决定成败辛亥革命东北,规划造就未来的唯意志论,垒起工业的砖,铺好农业的地,点好服务业的火炉,自豪地回忆其他很多地区都不曾有的过去,自信地等待充满意外的春天。

好 文 推 荐

刘华清说:“我抓航空母舰,我这辈子肯定用不上,我是为以后当海军司令的人在做准备。”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1952年至1953年冬春之交,新中国政坛发生一件盛事:“五马进京”,即五大行政区首脑调入中央任职,包括西南局书记邓小平、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东北局书记高岗、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董必武称赞他们为“千里驹”。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在持续46天的雨花台战役中,多达30万太平军与仅有1万人的湘军交战,打死打伤湘军5000余人。但在付出万人伤亡的代价之后竟然未能打破湘军对天京的围困,这是怎么回事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

长按关注

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_辛亥革命东北_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辛亥计划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