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安徽银圆局——安徽省局


公元1667年,乾隆会典上正式记载全国分为十又八省江南戊戌银元,江南省正式从官方上宣告被拆分为安徽、江苏两个省。对于当时的安徽省,辖庐州府(今合肥)、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府、广德府和州府、滁州府等地区。而安徽省名称的来源,就源自于安庆、徽州二府的第一个字。安徽省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安徽银圆局的由来

1897年3月(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安徽巡抚邓华熙((1826-1916),字小赤,又作小石,卒谥“和简”。清光绪时顺德龙山乡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举,光绪十二年任云南池常道,次年任云南按察使。后历任湖北布政使、安徽巡抚、山西巡抚、黄州巡抚等)以皖省制钱不足为由,奏请购机建厂制造银圆,便利市面流通。获准后随即派遣候补道潘汝木赴上海洽购机器江南戊戌银元,三月与德商订立合同,限期5个月交货。但实际上,设备在次年二、三月间才陆续运抵,据地方史志资料,安徽银元局是在原火药局旧址上扩建的,而火药局“原在枞阳门内新塘中央(旧为宛在亭),因建银元局移北门外马山。”其具体方位,在安庆老城的西南角,包括现迎江区政府、人民路小学、三中及市立医院部分,以及人民路由市立医院至锡麟街这一段路面。安徽银元局仿广东造币厂规模建造,拥有技术员工近500人,置办机器20部。厂房则在春季竣工,机器安装妥当后开工,“雇用熟悉工匠,按照广东、湖北银圆分两、成色并凿明年份及安徽省造字样,铸成大小银圆五种”。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为什么那么稀有:

安徽银圆局正式铸钱的时间实际很短暂,1897年3月申请成立皖局(也就是安徽银圆局)1897年11月才建成投产,1899年7月就下旨停产了。据查有关记载,同年铸钱设备及机器都拆分,运到广东去了。到了1902年再次生产,可是生产的是铜币。唉~~~这就是当时的朝廷,一点整体规划都没有,一拍大腿办,开了厂,由于投入过大,生产期过短,至最后停铸,铸币收入勉强与物料开支持平。而筹建银元局所欠6万余息借商银,经奏准,动用公款补上了漏洞,就这样浪费民脂民膏。共铸造600余万枚银元,平均单日产量在万枚左右。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版别

1.按照广东、湖北银元分两、成色,并錾明年分及安徽省造字样。铸造大小五种银元。

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_戊戌 戊戌 天医星_江南戊戌银元

戊戌 戊戌 天医星_江南戊戌银元_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

江南戊戌银元_戊戌 戊戌 天医星_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

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_戊戌 戊戌 天医星_江南戊戌银元

2.又有5种不同版别,分别为:

戊戌 戊戌 天医星_江南戊戌银元_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

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_江南戊戌银元_戊戌 戊戌 天医星

戊戌 戊戌 天医星_江南戊戌银元_龙洋 银元 老银元辨别真伪

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是创作的动力来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