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与“春尽日”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是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的时间与耕作的关系,整个二十四节气的确定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官方的最初模板则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太初历》。而“立夏”的起源则远远早于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根据民俗专家们的说法,立夏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同时专家们指出古代很多节日和其习俗都是来源于祭礼,当然“立夏”也不例外,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立夏”出现最早也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礼,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对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时刻进行,而是将祭祀的时间变为季节变换的时候,譬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立冬立冬_立冬的起源_立冬是什么意思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立,建始也,夏,假也,假,大也立冬的起源,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也就是在立夏这个时候,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所以,有的地方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

在周代,逐渐形成在季节转换时祭祀神明之后,身为一国之主的周天子是需要亲日主持祭祀大礼,《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

在季节上,立夏其实也是夏季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暴雨、雷雨天气会增加很多,万物进入一个蓬勃生长的季节。在农村,至今还有许多关于立夏当日的天气情况来预测夏季的整体天气趋势,譬如:“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今天成都正在下着小雨,看来今年夏季成都平原想必是会风调雨顺的了。

既然人们这么重视“立夏”,那自然也有很多“立夏”的习俗流传下来,当然,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差异,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各种各样。

立冬是什么意思_立冬的起源_立冬立冬

小佛家在四川,属于大范围的南方,在立夏这天我们这有称人的习俗(小佛小时候多,现在没有怎么见了),正所谓“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根据老人们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小孩子称重,据说在这一天称重之后,整个夏季都不会变瘦,都不会生病,虽说没有实际的科学依据,但依旧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其他地方的习俗,都是以前和各地朋友聊天听来的。小佛尤记得,有些地方的人们在立夏的前一天就开始在家里煮茶叶蛋,然后立夏当天用来食用,后来慢慢发展成现在大家经常都能看到的茶叶蛋,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在立夏时节食用。当然立冬的起源,立夏除了吃茶叶蛋,还把鸡蛋用来玩,用毛线织的网装住煮熟的鸡蛋,小孩子们各自提着鸡蛋一起进行“碰蛋”游戏。

立冬的起源_立冬立冬_立冬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些地方的朋友曾经提及,他们会在立夏当天吃各种新鲜的东西,比如:尝三鲜(小佛理解的应该是这个季节当地比较特色的水果、蔬菜)、吃霉豆腐、尝八新(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 黄鱼))、吃虾面……

不知道,您当地在立夏这一天都有什么样的习俗,欢迎大家交流。

参考资料:《“立夏”源于古代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