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伯谦“喊冤”!后人翻案是怎么回事?


有关于方伯谦后人翻案的事情有点复杂,因为跨度的时间比较大。而且貌似还不仅仅是从清朝结束之后,甚至清朝还在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来“翻案”了。

甲午海战方伯谦_方伯谦翻案_刘步蟾 方伯谦

为方伯谦“喊冤”!自1895年便没有停过

方伯谦出生在咸丰三年,13岁进入福建船政后学堂,也是当时的第一批学生。后来就是正常的升迁,甲午海战之前已经是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济远”舰管带。

但是在甲午海战过程当中,“据说”方伯谦曾经升起白旗,甚至还挂上了日军海军旗帜。而且在战后捏造战争情况,大东沟海战当中畏缩不前。甲午海战之后,方伯谦被正法。

但是就在1895年,也就是甲午海战结束后的第2年,就有一本名叫《冤海述闻》的书出版,里面都是有关于为方伯谦喊冤的内容。但是作者是无名氏,如今收藏在方伯谦后世家族当中。

1919年出版《海军大事记》,为方伯谦“喊冤”。

1935年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的《甲午中国海军战绩考》。作者是张荫麟,也是史学界为方伯谦喊冤第一人。

1953年在《新史学通讯》上发表的《济远舰先逃与方伯谦问题》,对方伯谦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1980年《历史研究:丰岛海战》,为方伯谦“喊冤”。

1986年《再论方伯谦冤案问题》,同样是为方伯谦喊冤。

1988年《日本研究》发表《为我伯公方伯谦鸣冤》。这篇文章作者是方俪祥,从文章标题当中也可以看到,方伯谦是他的伯公,也是主要为他喊冤的后人。(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1990年6月16日有文章发表:“济远管带方伯谦是民族败类吗”?刊登在《南京日报》的副刊上。

1991年:“论方伯谦被杀冤案问题”

1993年出版的《关于方伯谦的三项罪名纯属捏造》,里面有九篇文章。同一年出版的《中日甲午海战中之方伯谦问题研讨集》,有将近30多篇文章。

1994年:“方伯谦是民族罪人吗”这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海洋报》。

同一年时间:“方伯谦死因有新说”,发表于《人民日报》。又有“方伯谦与丰岛海战”,发表于另外一刊史学类期刊。

1995年:“李鸿章扣押效卯急电与方伯谦冤案”。作者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方俪祥。

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中间我还省略了非常多的内容。有的是直接出版的书刊,有的是发表于一些报刊当中。

特别是在甲午海战结束100周年当年,也就是1955年,有关于方伯谦的文章是最多的一年。

有关于为方伯谦喊冤的文章,从第一版出来开始,后面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不过最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一次闹的比较大的是2007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海军世家》。

甲午海战方伯谦_刘步蟾 方伯谦_方伯谦翻案

有一点比较好笑的是,在2000年之前的很多文章,基本上都是史学界在争论,虽然方伯谦的后人也参与其中,但是声音似乎不够大。

随着方伯谦后来在史学界的热度越来越小,史学界的一些名家也很少提起,才有越来越多的方伯谦后人站出来,为自己的先辈喊冤。

方伯谦是她伯公,也是喊冤出力最大之人

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她的名字就是方俪祥。出生于1918年的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海军将领方莹,丈夫也曾经官至国民党陆军中将。

由于方伯谦没有留下后人,所以为他喊冤的后人,只能是他这个侄孙女。(伯公就是祖父的哥哥,伯婆就是祖父哥哥的老婆。所以方俪祥的祖父的哥哥是方伯谦,下文不再赘述。)

方俪祥其实一直住在国外甲午海战方伯谦,后来国内翻拍电影《甲午风云》,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片子。认为里面有很多不符合事实的地方,于是1985年他三次回国,为方伯谦寻找证据。

时年60多岁的她,亲自登门拜访多地的学者。一些政府机关单位,也没有少过她的身影。他曾经甚至还给最高检和最高法,写过一封投诉信,希望能够下架《甲午风云》。

虽然最后没有下架成功,但是以后播放的片子上面都加了一行小字:系影视作品,非历史事实。在她的不断努力下,方伯谦原先在福州的故居,在1997年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

方伯谦翻案_甲午海战方伯谦_刘步蟾 方伯谦

由于她的年岁已大精力有限,主要是在福建省内发声。再加上当时媒体消息闭塞,她的努力虽然在福建省卓有成效,但是在其他地区反响平平。

我们在第一部分列出来的很多著作当中,都有着方俪祥的身影,有的是直接参与创作,有的是为创作者提供各种方便。比如说有关于方伯谦的一些历史实物信息等等。

对于方俪祥这种翻案的行为,其他的甲午海战军人的后裔怎么看?“广乙”号鱼雷炮舰舰长林国祥的四世孙林其浩,他曾经就对记者这样说过:

我绝对不会去见方家的后人,否则我们肯定会吵起来。虽然曾经的林国祥也一度被扣上了“贪生怕死”的帽子,但是后来经过一些史学家的考证,终于还了他的清白。

不过林其浩每次给自己的儿子讲述当年祖辈奋勇抗敌故事的时候,不仅没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反而得到这样的回复: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最后还不是打了败仗。

非常可惜的是,在甲午海战的后裔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抱有着相同的想法。

方伯谦的血衣怎么回事?方俪祥这样讲述

有关于方伯谦的血衣,是出自方俪祥在《我为伯公方伯谦鸣冤》所写,大致内容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下:

方伯谦翻案_刘步蟾 方伯谦_甲午海战方伯谦

说的是在她年幼的时候,她的祖母从旅顺回来。把所有的家族子弟聚集在一起,对他们这些人训诫道:

你们的伯公方伯谦,在甲午海战当中,曾经挂白旗诈降日军,炮击日军军舰。朝廷本来是想嘉奖的,但是因为李鸿章、丁汝昌等人公报私仇,他们陷害你们的伯公投降日军,最后被冤杀致死。

之后方俪祥还在文章当中写道:后来他的大伯父甲午海战方伯谦,到旅顺把伯公的棺材运了回来,还把伯婆也接了回来。顺带着还有一部分伯公的遗物,当时都放在她家里面。

在她年幼的时候,她的伯婆经常拉着他们这一小辈人,指着一件血衣告诉他们,这是你们伯公方伯谦的军衣。他是被刘步蟾害死的,你们这些小辈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

他在文章当中只是说有这么一件血衣,但是并没有交代清楚是怎么来的,难免容易让外人产生怀疑。但是后来一名史学家在他的《方伯谦故居记》,又记载了有关于这件血衣的事情:

他在1958年游览方伯谦故居,找到了沾有血污的军衣,还有一把指挥刀。据说当年方伯谦蒙冤之后,他的夫人拿着他的衣服准备上京告御状,但是最后被人拦了下来。

后来在一次有关于方伯谦问题的研讨会上,还有人对这件血衣做了补充。原来方伯谦的夫人每年都会把这件衣服拿出来晒一晒,防止时间长了发霉。

就有人问她这件衣服到底是内衣还是军衣,如果说是内衣,很有可能是砍头时染的。如果说是外衣,那么还真的有可能奋勇杀敌。可惜后来在文革的时候,这件衣服下落不明。

方伯谦翻案_刘步蟾 方伯谦_甲午海战方伯谦

也可能是因为新时代了,越来越少的方伯谦后人会提起这件事。当时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只能交给历史来判断了。

参考资料:

《方伯谦血衣亲见记》——郑练简

《我为伯公方伯谦鸣冤》——方俪祥

《方伯谦故居记》——王铁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