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状元的刘春霖经历:科举细节无从考证,距今较近的清末状元


得中状元除了本身实力过硬外,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运气的,这也许也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现象相吻合,唐宋距今遥远,科举细节无从考证,而距今较近的清末状元张謇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的经历可以说明这一点。

光绪甲辰年是多少年_光绪十年甲辰币值钱吗_光绪甲辰三十年

张謇 (1853~1926),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海门,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张謇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属于"冷籍",当时科举规定,"冷籍不得入试"。为了取得应试资格,张謇15岁冒充如皋县的张家子嗣报名获得学籍并考中秀才。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未得中。但是从此如皋县张家开始用冒名一事来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最后索性将张謇告上了公堂,这场诉讼延续数年,令张謇十分狼狈。

后在淮军吴长庆处任幕僚,为阻止日本势力扩张,为吴长庆起草撰写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派首领翁同龢等的赏识。翁同龢在政治上与慈禧不和,拥护光绪掌权,正需有人充实阵营,从此不遗余力地提携张謇。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两广总督张之洞也都给争相礼聘,邀其入幕,但张謇一概婉拒,"南不拜张北不投李",继续攻读应试,打算靠自己考取功名,名正言顺地踏入仕途。

1885年,张謇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二名举人,声名渐著,成为"清流"着重延揽的对象,但此后张謇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

1894甲午年,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会试。因父命难违光绪甲辰三十年,张謇第五次进京应试,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4月殿试时翁同龢的提携之心已经迫不及待(翁同龢几次误把他人卷子认作张謇而取中会元,张謇34岁应礼部会试不中;37岁赴会试,将无锡孙叔和的试卷误认张謇卷,孙中而张落;38岁应会试,将陶世凤卷为张謇卷,陶中"会元"而张落;40岁赴会试,又将武进刘可毅的试卷误认,刘中会元而张又落第),他命收卷官坐着等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之后,便劝说其他阅卷大臣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并特地向光绪帝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光绪十年甲辰币值钱吗_光绪甲辰年是多少年_光绪甲辰三十年

刘春霖(1872~1944),直隶省河间府肃宁人,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深得世人推崇。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

刘春霖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但他状元及第也实属偶然。

光绪甲辰三十年_光绪十年甲辰币值钱吗_光绪甲辰年是多少年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举行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

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准备做七十大寿光绪甲辰三十年,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她首先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时,一股阴云陡然开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悦,后来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见"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火上浇油。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广东,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

光绪十年甲辰币值钱吗_光绪甲辰三十年_光绪甲辰年是多少年

事实证明,一个好名字有时候也能带给你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