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文化历史:顺治十五年妃嫔等级的制定与康熙以后的重新施行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非文化在一段可观可感、可触可摸的紫禁文化历史,便跃然于眼前。

衣食住行是民生的四大需要。换言之,衣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一则蔽体,一则御寒。但爱美是人们的天性,以致又逐渐增加了装饰外表、增加美观的作用。然而在人们组成聚落社会以后,服饰又增加了一项识别身份的作用。《尚书》中有篇《十二章纹》的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做绘;宗、藻、火、粉米、黼、黻刺绣。”也就是说,君王的服装上绘十二种纹样,诸侯则按爵位依次递减为九章、七章、五章等。

清朝贵人有朝服吗_清朝贵人服饰_贵人清朝服饰图片

能够识别身份的标记不只是纹样,还有服色,即衣服的颜色。《礼记·大传》有篇云:“改正朔,易服色。”而古人崇信阴阳五行,有“五方正色”之说,即: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既然黄色代表中央,黄色便成为中国人尊崇的帝王之色。

清代的服饰与我们今天相距时间并不遥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通用之装。它曾经在中国盛行了近300年,一直到20世纪初,还风韵依然。因此有为数不少的清代服饰清朝贵人服饰,被完好地保存在世界各地,它们都是华夏的瑰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代王朝兴衰的见证。在清代服饰中,最典型最为华贵的,当推清代宫廷服饰。所谓宫廷服饰,确切地说,是指皇帝、后妃、皇子、皇孙及贵戚、王公大臣们,在宫廷内外活动中,依规定穿着的各种袍服。按照清朝的典制规定,这些袍服基本上分为四大类别,重大盛典时所用的礼服;吉庆筵席时所着的吉服;巡幸外出时所着的行服;平素燕居时所用的常服。

这些服饰,由于用者不凡,非富即贵,所以在制作上都极尽巧工,精益求精;质料选择上也尽为上乘,正所谓“锦若云霞,纱似蝉翼”。至于缂丝、刺绣更是不无精绝,如时人所说“一丝缂丝,一寸金”。

一针一线皆为讲究,中国刺绣工艺的博大精深,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高度还原了历史,这些团扇全部采用,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宫廷缂丝手艺制成。

扇面上的图案,仿照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一比一仿制。

领约,是后妃、女贵族们,穿朝服时佩戴在朝袍披领之上的饰品,形似项圈,金银打造,上面通常要镶嵌各种珠宝玉石。

银镶珊瑚领约(故宫博物院)

皇后娘娘的领约,黄金配玉石,点缀红珊瑚圆珠,和发饰上的红珊瑚相呼应,尊贵端庄。

押襟这个配饰也很有看头,在以往的清宫戏里几乎没有出现过。所谓押襟就是在衣襟上挂一个东西,防止衣襟飞起。压襟不仅可以令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行走时还会发出轻柔悦耳的声响,听之令人心生愉悦。

偶尔出现一些清雅的点翠头饰,参考了不少历史文物的造型,十分精致。出于环保,剧组用的并非真正的翠鸟羽毛。

小到“小两把头”发型、绛唇妆、一耳三钳大到服装设计、场景道具的陈设等。都力求贴近史实。

而满族女人的标配“一耳三钳”,即每边耳朵要带三只耳坠。富察皇后画像,便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地位的不同,耳坠的材质也有差别,比如刚做宫女时带单只耳坠,剩余耳洞用铜环穿起来。

无论是耗费人力复刻的刺绣、点翠的首饰,还是制作工艺复杂的缂丝团扇。精美绝伦的服化道背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

以更丰富和普及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召唤更多年轻观众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 这些底蕴深厚的文化令屏幕前的大众折服,我想,这才是这部剧爆火的原因。

从以上历代妃嫔等级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后的称号从秦始皇以来,历经二千余年,从未改变。妃嫔的称号却是历代屡有增减,且越是前朝设置的,地位越趋下降,如贵人,东汉始置时是妃嫔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却成了妃嫔(后宫主位)中最低的等级。

再来说说古朝鲜后宫嫔妃等级:

正一品:嫔从一品:贵人;

正二品:昭仪从二品:淑仪;

正三品:昭容从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从四品:淑媛;

正五品:尙宫尙仪从五品:尙服尙食;

正六品:尙寝尙功从六品:尙正尙记;

正七品:典宾典衣典膳从七品:典设典制典言;

正八品:典赞典饰典药从八品:典灯典彩典正;

正九品:奏宫奏商奏角从九品:奏变徵主徵奏羽奏变宫。

紫禁文化对大清帝国的日用品来说,清朝服饰融合了满族与历代帝王、后宫美人图案、色彩清朝贵人服饰,展现了清朝在纺织、刺绣等方面服饰文化遗产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