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作用?


中国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钱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钱币做为特殊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进行商品交换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见证了几千年的风雨变幻,其浓厚的文化思想底蕴使得古钱币的具有重大的收藏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清铜币戊申_大清戊申铜币真品图片_大清戊申铜币值多少钱

当前,关于大清铜币的收藏可以说是非常热门的,这是因为大清铜币存世量比较少,而且他们能够反映清朝时期的经济状况、社会文化、技术水平等内容,所以非常值得广大藏友进行收藏。

鉴于各省铸行铜元毫无节制, 清政府便着手整顿和统一币制,试图将铸币权收归国有,加强控制。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0月,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的户部造币总厂开始铸造新式铜元“大清铜币”,并颁布《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规定“统一制造大清铜币,由户部颁发祖模,均与总厂所铸一律,惟于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以便查考。”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7月, 清政府处户部又奏请朝廷, 拟将当时全国24处铜元局, 酌量归并为九处。这一时期铜元的显著特点,户部所铸铜元正面中央无文字,各省所铸铜元正面中央铸一阴文单省名,也有个别为阳文以示区别。币值分为当制钱二十文、十文、五文和二文四种。肖先生的此枚大清铜币即为铜元局归并后铸造的,也是光绪帝在位最后一年发行的货币,历史意义浓厚。

大清戊申铜币真品图片_大清铜币戊申_大清戊申铜币值多少钱

肖先生收藏了一枚戊申年大清铜币十文,直径2.8cm。钱币正面珠圈内铸“大清铜币”四字,正中央铸一阴文“甯”字,是由户部指定发给清朝江宁府流通的钱币。珠圈外上端铸满文和纪年“戊申”,左右分铸“户部”二字,下端铸“当制钱十文”,钱文清晰,字体挺拔俊秀,端正工整。背面珠圈外上铸“光绪年造”四字,周围有“大清帝国铜币”的英文字样环绕。珠圈内铸有蟠龙图,纹理清晰,深浅分明,极具观赏性。钱币两面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纹路依然清晰,质感相当好,整体美观大方。此类铜币铸造不多,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故铸币有限大清铜币戊申,存世稀少罕见,极具收藏价值。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其后各省皆铸。铸造流通时间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版式虽繁,但以当十者为最,大清铜币户部当制钱十文,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是古钱币收藏中知名度极大的一枚钱币,价值极高。

在我国大清铜币戊申,钱币爱好者对背龙的“大清铜币”尤其钟爱,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民间传说,“大清铜币”背面的龙,能增加一个人的气运,使其时刻在龙气的保护下,趋吉避凶,因而这种钱币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爱。肖先生的大清铜币,存世稀少,铸造工艺精湛,选材优良,品相不错,纹饰精美,包浆自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古钱币,极具收藏价值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