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这种小分子团水吗?它的功能是确有其事还是单纯的商家噱头?


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对它熟悉非常。但自打被冠以众多名称,例如矿泉水、弱碱性水、富锶水等之后,人们似乎不太认识它了,尤其是后来出现的小分子团水,更是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议。拥护者言辞凿凿,反对者针锋相对,可谓火药味十足。小分子团水的拥趸们认为,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扩散力、溶解力、代谢力,更容易通过细胞内外水的交换,清除自由基、有害酸性代谢物和各种废物,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保持细胞生命活力。

那么,真的有这种小分子团水吗?它的这些功能是确有其事还是单纯的商家噱头?

弱碱性水溶液_弱碱性水成分_弱碱性小分子团水

大分子团水和小分子团水无本质区别

要了解什么是小分子团水,首先就要找到对比的对象——大分子团水。水的分子式H2O已然是妇孺皆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很容易形成“氢键”,日常生活中的水是由15—20个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水分子簇,俗称大分子团水。而水中的一些其他物质,比如矿物质,会打断连接力较弱的氢键,使水分子相聚的团簇变小,从而发生聚合,由6个以下的水分子缔结而成的即为小分子团。

其实小分子团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物,想得到小分子团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热。温度越高,水分子动能越大弱碱性小分子团水,也就越不受氢键束缚,反之则相反。通俗地说,水分子团的大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水分子团就会变小。“无论是大分子团水还是小分子团水,都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小分子团水就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普通水。”

北京群子生命动力技术研究所金日光教授也坦言,千万不要把小分子水神秘化。小分子团并不是好水的重要标志。往脏水里加点碱,一测全是小分子团水。因此,不宜拿这个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弱碱性水溶液_弱碱性小分子团水_弱碱性水成分

“小分子团水更易吸收”缺乏科学依据

小分子团水概念的兴起与我国广西巴马这个长寿地区有很大关系。有人说巴马地区的人之所以多数长寿与他们长期饮用当地的小分子团水有关。

客观来说,巴马地区的水质由于富含钾、锶等离子,确实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所谓小分子团水只是因为这些阳离子以及与之抗衡的阴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对身体有益的原因。再者,均衡的矿物质也不是长命百岁的唯一理由,更别说治百病了。

有商家宣传称,小分子团水的结构与人体细胞液的结构相匹配。能快速进入人体细胞,使水的营养生理功能接近人体体液,缓解代谢疾病、促进生长,使细胞内外的水达到平衡状态,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而且小分子团水能快速渗透皮肤,让皮肤得到均衡有效的水分补充,持久使用可增加皮肤弹性。

钟凯认为,小分子团水比一般的水更容易吸收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原因很简单,水喝到胃里后,由于胃内的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影响,喝下去的水的分子团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此外,人体的细胞膜既可以放一些大分子进去,也可以让像钠离子这么小的物质都钻不进去,所以并没有证据说明小一些的分子比大一些的分子更容易进入细胞被人体吸收。而且,到目前为止,支持“小分子团水更容易被吸收”这一说法的专家们也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测定数据。

包装饮用水国标禁止标注小分子团

为了证明“小分子团水有益健康”,有的商家在宣传中号称,世界卫生组织(WHO)或国家卫生部提出了健康水的七条标准,pH值为弱碱性、小分子团等位列其中。对此,国家卫生部的相关官员曾在多个场合给出回复:“卫生部从来没有提出关于健康水的七条标准。”

记者也查阅了世界卫生组织所有相关文件,均未找到这七条标准,也从未找到什么文件上提出过类似标准。只是在通用的《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第三版提到:低pH值的水具有一定腐蚀性,而高pH值的水会有滑腻感和异味弱碱性小分子团水,但通篇都没提到“弱碱性水有利于身体健康”及小分子团水的概念。

另外,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解读,2016年5月24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2014)中明确指出,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而且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装饮用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

由此,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程毅认为,从政府监管方面看,并不支持小分子团水。而商家的此类宣传本身已涉嫌违反国家规定。他同时指出,科学家至今对每个水分子团的分子个数仍无标准检测手段,只能通过一些手段来间接推测水分子团的大小。

中国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锦亚也表示,我国的检测机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无法证明小分子团水的功效。

弱碱性水成分_弱碱性小分子团水_弱碱性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