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步真原》——西洋星命学的引进


  《天步真原》——西洋星命学的引进

  《天步真原》3卷,署为泰西穆尼阁撰。原刊于清道光时钱熙柞《守山阁丛书》内,此丛书多从浙江文澜阁录出,其他亦多据善本,精择审校,足以津逮后学。穆尼阁为清代由西方来华的传教士,精通西方天文学及星命学,《天步真原》3卷便是他讲星命学的专著。他另有一部《天步真原》1卷,内容专述日月交食,与此书同名异实。或以为这二书原为一书,一为《天步真原•人命部》,一为《天步真原•天文部》。此书卷首有清代学者薛凤柞的“叙”,其中对穆尼阁此书及西方星命学评论道人原享两间之气也,吸者天地之气,亦即随时五行推移之气也,则人原生吉凶与其流运祸福,有所从受,概可睹已。”表示了自己对星象推命颇为信从的态度。薛氏把中国的推命术分为两大基本流派,即子平、五星二家。子平术即八字推命,创始于唐李虚中,及于明清,精于此道的子平派专家,在推命上的成功率可达十之七八;而星象推命的五星术,其旧法出自天文官,最初的方法甚为简略,薛氏曾下功夫研治过一番,但终不能自信于心,故薛氏对比中国原有的推命术,还是以子平术为高明,对星命术则不以为然,由此产生了学习西方星命学的念头。薛氏说,明洪武中有吴伯宗翻译的《西法天文》,书中讲解西方星命学稍备,而自己久习此书却不得其玄奥。后遇穆尼阁,当面求教方才得以辨惑解蔽。比如旧法推命按刻漏的时刻,如子时至丑时,为一时;而按西洋星命法,则按午时圈之时,故子时一时又分为三十度,于是有了新的差别,更为精密;旧法不可能虑及这种差别,所以推命欠准。另外,财帛等十二宫与七政的性情间的关系问题,要看它相离相逐、得力不得力的情况,来判断其对人命的效果,而中国旧法忽视了这一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皆为薛氏认定西法比中国日法更为精密全面,更为高明之处。

  此书的卷末为钱熙柞的跋语。钱氏评价中西星象学,写道:中国星命学用四余(罗、计、学、气),又立星耀入垣升殿乔庙喜乐之名例,皆属谬种流传。穆氏《天步真原》只据日月五星的高低升降迟疾留逆来判定人命吉凶,相比之下,更为近理。但其法也有不尽人意处,如谓某星性善、某星性恶,犹如中法以星辰附会五行一样,不足凭信。钱氏对比中西星命之术,发现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西法所谓吉照、凶照、弦照、冲照,就与中法的三合、六合、刑、冲、穿、害相似;西法的角内门的递上宫、递下宫,就与中法的强宫、弱宫相似;西法的财帛等十二宫及其与日月五星的配合关系,也与中法相似。但是西法的计算确实比中法简明有效,这是因为西方的计算应用了三角几何的数学原理,这对中国人来说,尚属新鲜。穆尼阁此书撰成后,并未受到中国人的普遍重视,且其原本绘图草率,计算亦多鲜错。于是钱氏进行了一番校勘,重加运算,改正原本错误,命人刊刻于《守山阁丛书》子部内。

  此书分卷上、卷中、卷下。卷上主要讲西方星命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具体包括:人性与日月五星的关系、人生有十二星象的差别、十二星象与一人之身的关系、人之初生之时与七耀主照的关系,这是西方星命学的基础理论;相貌、性情、术业、财帛、官禄、远行、疾厄、死亡、父母、兄弟、夫妇、男女、朋友仇人、家人共十四类人生事项与星象的关系;日月五星相互运动中的复杂关系及其对人命的不同作用。卷中讲西方星命学中各种计算方法,计有:算十二宫法、表算十二宫、三角算十二宫、安十二宫法、安日月五星法、定福星法、五星排法以及星离北极定入各宫法、定吉凶来之大小、取照星法、定行年、流月、流日诸法,列出基本算法,又示例若干,便于学习掌握。卷下主要讲西方星命学的“人命十五格”,即基本的十五种人生命运之示例,后面附有一例推月食;内容都是在卷上•卷中基础上的应用实例。

  总之,全书介绍西方星命学内容,简明完备,主要内容均已涉及。应当指出,书中讲的300—400年前的西方星命学,与现代西方流行的星象学并不相同,但我们可以从二者的对照中,看到它们承传演变的轨迹。《天步真原》最常见的版本为《丛书集成》本,在《初编》中它的书号为718,在《新编》中它被编次于第2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