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镇甲子镇文化古村土良村土养生英杰良培出俊贤


甲 子 镇

甲子镇位于琼山区南部,由甲子镇和新民乡合并而成,清乾隆九年(1744),甲子圩开始集市,刚好这一年为农历甲子年,故名甲子镇。甲子镇是个传统的农业大镇,以种植热带高效农业和反季节瓜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橡胶、胡椒、瓜菜等。甲子粉是甲子镇一道正宗的、具有民间特色风味的小吃。

甲子镇文化古村

土良村

土良村位于甲子镇的东北部,距离镇中心4公里。因其海南四大才子张岳崧儿时就读于此而闻名。土良村李氏祠堂,坐东北向西南,似一张大玉椅,前面是条大田埇,从东北至向西南,东西各有一条宽大道似学堂的椅手,张岳崧两代婆媳都葬于此地,其中隐藏的风水玄机被后人所好奇,因此被历代人称做风水宝地。

海南甲子粉_非洲大甲子三甲子_腌海南粉图片

李氏祠堂旧址

张岳崧做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海南甲子粉,被后人称作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儿时的张岳崧就是李氏祠堂的一名学子。当时李氏祠堂是甲子一带地区的著名学堂,吸引着无数学子前来拜师求学。张岳崧金榜题名后不忘母校之恩,专门为土良村题写了对联:“土养生英杰,良培出俊贤”。如今,这幅对联已被镌刻在村名旁的建村牌上,为后人所赞扬!

非洲大甲子三甲子_海南甲子粉_腌海南粉图片

张岳崧题辞

龙井村

龙井村位于甲子镇中部,因村中有口龙井而得名,由龙井、贝朗和贝朗仔三片组成。龙井村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村里环境秀美优雅,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特征。 村里保存了许多宗祠、古井、碑刻等古老的建筑和文物海南甲子粉,并流传着众多神奇的传说,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胜景于一体的古村。

非洲大甲子三甲子_海南甲子粉_腌海南粉图片

龙井村口

龙井村有个“关公斗沈室墓战刀斩断”的传说,龙井村人对关公的崇拜信仰,都缘于这个传说。清代道光年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公节,是龙井村的军坡节期,就是为敬祭关公而设的。

腌海南粉图片_海南甲子粉_非洲大甲子三甲子

龙井村林氏宗祠

木兑村

木兑村位于甲子镇西南,与定安县龙湖镇毗邻的小村庄,四处洋溢着人文古迹散发出的悠悠古韵气息和浓浓的风土乡情。村的外围古木参天,几棵百年大榕树长得枝繁叶茂,形状颇似几把巨大的罗伞。村里村巷之间,有古屋、古井、古牌坊、古石具、古石道,村外还有着风光旖旎的美界湖。穿行漫步在幽静的村巷里,不仅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古村丰富的文化内涵,

腌海南粉图片_海南甲子粉_非洲大甲子三甲子

太和门第

木兑村的东面,美界湖旁边,立有一座三门四柱宽顶式的石牌坊,村民将其称为“百岁坊”,是为了纪念“百岁婆”而建造的。“百岁婆”守贞节、勤织布养育一双儿女成才,平时乐于助人、救济贫穷人家,深得大家爱戴,加上高寿,为旌表莫氏的“三高”(高寿、高节、高品),被后人所赞赏。

海南甲子粉_非洲大甲子三甲子_腌海南粉图片

甲子镇美食

甲子腌粉

甲子腌粉 ,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海南四大名粉之一。甲子粉体型圆润,口感韧滑,一般是腌食。 采用纯米浆制作,即在用纯米浆制作好的粉上辅以牛肉干、猪肉干、炸酥、花生仁、芝麻粉、酸菜、黑豆芽、葱花、花生油、茨头等,具有浓浓的米香味。

腌海南粉图片_非洲大甲子三甲子_海南甲子粉

山口绿头鸭

绿头鸭因头和颈呈辉绿色而得名,是水鸭类。绿头鸭在甲子镇很多农户都有饲养,因甲子镇有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所以绿头鸭饲养繁殖快。山口绿头鸭所选食材均是四五年的老鸭,用小火慢煮,肉熟即食,肉质紧实细嫩。具有温中益气、滋肝养气、补阴虚、补而不燥的作用。

海南甲子粉_腌海南粉图片_非洲大甲子三甲子

我是甲子人,我为文化之乡代言

最美甲子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