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人元司事与藏干的关系


文/·行思 初读《渊海子平》,发现在《论天地干支暗藏总诀》中有三篇文章一起列出,两篇是谈节气中人元司事,一篇是谈地支藏干。总是觉得会很奇怪,为什么一样的东西会有这么多的说法呢?就算将地支藏干与人元司事分开来看,那怎么又有两篇不太一样的人元司事歌诀? 这几天行思又翻起书来,想起来这三篇歌诀,于是又再次仔细琢磨,有了一些思路。前文已经提过人元司事与地支藏干的关系,但两篇人元司事该如何理解呢?先贴前篇博文中提到的表:[寅] 立春雨水 己土七日、 丙火五日、 甲木十八日。[卯] 惊蛰春分 甲木九日、 癸水三日、 乙木十八日。[辰] 清明谷雨 乙木九日、 壬水三日、 戊土十八日。[巳] 立夏小满 戊土七日、 庚金五日、 丙火十八日。[午] 芒种夏至 丙火九日、 己土三日、 丁火十八日。[未] 小暑大暑 丁火七日、 乙木五日、 己土十八日。[申] 立秋处暑 己土七日、 戊土三日、 壬水三日、 庚金十七日。[酉] 白鹭秋分 庚金七日、 丁火三日、 辛金二十日。[戌] 寒露霜降 辛金七日、 丁火五日、 戊土十八日。[亥] 立冬小雪 戊土七日、 甲木五日、 壬水十八日。[子] 大雪冬至 壬水九日、 辛金三日、 癸水十八日。[丑] 小寒大寒 癸水七日、 辛金五日、 己土十八日。

寅木地支藏干_寅木代表什么_雨水前的寅木

《星平总会》中所录的版本

反推一下其中逻辑,是按分阴阳天干取长禄墓三地分配。其中,乙木墓戌,因戌月金旺而无木;丁火墓丑,因丑月水旺而无火;辛金墓辰,因辰月木旺而无金;癸水墓未,因未月火为而无水。土因为是寄旺从火,所以寅巳戌中有戊土,同时因是有土所以将木给挤下去了助火生土;己土在酉午丑,长生位酉中不见却在申中,应该也是申是未火极旺的后一个月尚有土气,即使金旺月也还可见,至酉就没了 (符合古论“土旺于夏秋之交,而又分旺于四季”) ,这或者就是为什么许多歌诀会写申中同藏戊己或者艮土的原因。在午中好理解。在丑中四库本就是土位。其余,甲木长生亥、禄寅、墓未,但为什么卯中也有甲木?就是行思之前提的一行阴阳各占三十六日。之后博文中还提及了醉醒子的那段话:“时行物生天道之常,一岁之中而有进有退,四时之内本无重轻,故以金木水火分旺四时,各得七十二日,土旺四季各十八日,共三百六十日乃成岁焉。且立春之后则用阳木三十六日、艮土分野、丙戊长生。惊蛰后六日则用阴木三十六日、癸水寄生。清明后十二日则用戊土十八日、阳水归库、阴水返魂,夏秋冬亦如此。客曰:立春之后己土余气几日、艮土分野几日、丙戊长生孰先孰后,各得几日。辰月阳水归库、阴水返魂,亦各几日。

醉醒子曰:丑月之用既足,春后又何余哉。分野者,聚一方之旺气。长生者,归母成孕。先后者,盖有寅而后生丙,有丙而后戊生。寄生者,徒有虚名,乃无实位。归库者,绝其生气而收藏。返魂者,续其死气而变化。此五行死生进退之玄机,岂可以几日为限哉。且春之用木,秋之用金,固一定之理也。若杂揉寓处之神占用几日,则本宫主气之数未尝不缺而亏矣,则何以见春木、夏火一气流行,各旺七十二日之说耶”。总结一下:1、就是戊土在丑月已经凑足了十八天,寅月中就无需戊土了。2、而阴干的长生位实际上是虚寄,徒有虚名。这个就是它书提及的阳干真生真死、阴干死地真生生地真死。3、墓库位是阳干之墓、阴干之生,在《御定子平》节气歌之上有一张表,将库位此写为阳干,看起来比较奇怪,但按此概念便好解,四库本身就是阳干之墓,写成阳干理所当然,但实际上是阳墓阴生,所以写阴写阳并无冲突。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渊海子平》、《御定子平》等书皆有记录的歌诀(这里以贴出《御定子平》的版本):看命先须看日主,八字始能究真理。假如子上十日壬,中旬下旬方是癸。 丑宫九日癸之余,除却三辛皆是己。寅宫戊丙各七朝,十六甲木方成器。 卯宫阳木属初旬,中下两旬阴木是。三月九朝独是乙,三日癸库余戊寄。

初夏九日生庚金,十六丙火五戊起。午宫阳火属上旬,丁火十一九日己。 未宫九日丁火明,三朝是乙余是己。孟秋己七戊三朝,三壬十七庚金备。 酉宫还有十日庚,二十辛金属旺地。戌宫九日辛金盛,三丁十八戊土具。 亥宫七戊五日甲,余皆壬旺君须记。须知得一拟三分,此诀先贤与验秘。列为表是这样的:[寅] 立春雨水 己土七日、 丙火七日、 甲木十六日。[卯] 惊蛰春分 甲木十日、 乙木十日、 乙木十日。[辰] 清明谷雨 乙木九日、 癸水三日、 戊土十八日。[巳] 立夏小满 庚金九日、 丙火十六日、 戊土五日。[午] 芒种夏至 丙火十日、 丁火十一日、 己土九日。[未] 小暑大暑 丁火九日、 乙木三日、 己土十八日。[申] 立秋处暑 己土七日、 戊土三日、 壬水三日、 庚金十七日。[酉] 白鹭秋分 庚金十日、 辛金十日、 辛金十日。[戌] 寒露霜降 辛金九日、 丁火三日、 戊土十八日。[亥] 立冬小雪 戊土七日、 甲木五日、 壬水十八日。[子] 大雪冬至 壬水十日、 癸水十日、 癸水十日。[丑] 小寒大寒 癸水九日、 辛金三日、 己土十八日。日数会有差异,仔细对比会发现删除了阴干长生的寄宫,可能因此在日数上统一调整了一下。

总体可以看出背后逻辑都是一样的,也说明了自古阴长生不论生。再看另一篇:立春念三丙火用,余日甲木旺提纲。惊蛰乙木未用事,春分乙木正相当。清明乙木十日官,后来八日癸水强。谷雨前三戊土盛,其中正旺要相推。立夏仍然取戊土,小满五日丙昌炽。午月芒种己用事,九日三分土主张。夏至阴生阳极利,丙丁火旺有光耀。小暑九日丁火旺,后来三日乙木芳。还有三日用己土,大暑十五己正黄。立秋十日壬水涨,处暑十五庚金良。白露七日庚金旺,八日辛金气独行。寒露七日辛金管,八日丁火又来降。霜降戊土十五日,其中杂气取无妨。立冬七日癸水旺,壬水八日更流忙。小雪七日壬水急,八日甲木又芬芳。大雪七日壬水管,冬至癸水正汪洋。小寒七日癸水养,八日辛金丑库藏。大寒十日己土盛,术者精研仔细详。这篇对于上篇删减的更加多,寅月戊土删除、巳月庚金删除、申月戊己土删除、亥月戊土删除。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后一篇节气歌诀差不多是遵循醉醒子论述的删改逻辑,歌诀所传应该与醉醒子有关。只是,巳月不留庚金有些奇怪,因为醉醒子在后文有提过“戊土长生于寅,寄禄于巳、庚金赖此而生矣”,巳月已经火旺再删土是不行,那三者应该同存才比较适合。了解了两篇歌诀都是同源的,只是有所变化,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又两篇同时流传下来呢?哪篇是正确的?这些东西本身是行思在研究用神时而挖掘出来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用神”的概念上。

醉醒子提过“此五行死生进退之玄机,岂可以几日为限哉……予少讼古人之书,乃知四季配五行之用。然主有纳客之数,客无胜主之理,但主气之司权,自有初中末三气之浅深,用之者特宜其较量轻重言耳,又可以日为限之哉。”删改过的歌诀藏干日数又要做相应改动,而以此论法,则无需硬性规定藏干主日,恰好适合。此段也说明了,人员司权主气依然是最强旺的气,但若要用客气,依然可以,只是要轻重较量一番。前篇文章也提过《节气问答》这段“客曰:愚观《渊海》、《渊源》之书各有三五七日之说,于子何以独无?曰:是,不然《渊海》之书异于《渊源》,《渊源》之书未必不异于古籍。予才诵古人之书,乃知四季配五行之用”。所以可以确定,这两篇节气歌诀本身就是用于两种取用方法。《渊海》、《渊源》主张人元司事,而醉醒子主张不定日数,用藏干时论轻重较量。《御定子平·石田山人命理微言》是后世可见的,明确论述其中一种司权用法的文章,《渊海子平》可看作司权用法的案例(《渊海》无明确论述的文章,但从各处可看出也是用固定司权之法,从醉醒子的论述也可同证,但两书方法是否一样无法验证)。那么醉醒子的用法呢?刚开始行思有些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之后突然想起《三命通会》中见到类似论述“(寅月)壬癸日,为长生财,喜财透干,忌伏藏。

如柱无财透,便不是长生财,只是伤官背禄月令”。寅中不论戊土,那仅有丙火、甲木,两用神。甲木为壬水之食伤,但若丙火透出,则可取财为用神。先不管书中所用藏干是怎样的,首先可确定的就是,用的不是固定司权来取用神了。(题外话,依然可看出这里是在谈财官为用,无财官才转而以食伤取用,但需“搜寻财官”见财星才可取贵。像是伤官生财,以伤官为用,这个财就是搜出来的,非在月令而在四柱之中。定格命名方式各书有些差异,但还未细寻,以后另文论述。)在《渊海子平》中有个很重要的论述,就是易鉴先生之法《宝法第二》:“惟易鉴先生之法:月令用金只用金、用火只用火。八字水多却取水,不来取火,况此差矣。”这里如果认真计较,月令用金只用金、用火只用火雨水前的寅木,也可以解释成是支中用神司权为用,只用司权之干五行,不以四柱它处为论。当然,做这样的文字游戏并没意义,以上论述已经可以说明早期子平用神观念。当然,除了月令定用外,在此之前还有查看是否合化的步骤,虽然成格者少,但经典古籍即使删整格局,也处处不舍玄妙的合化,可见其有重要意义,若是只谈月令格局,难免丢失了许多东西。所以两篇节气歌同时流传下来,两者都可用,只因同源而不同法,看自己体系而选。

至此,也解决了行思一直疑惑的问题。为什么至明代时取用神方式较乱,有的看似用人元司事,但有的是藏透轻重较量,只因用法有差,不能混为一谈。在大框架下各个书中又有细节差异。( 《神峰通考》算是目前看到资料中最早主张勿拘泥月令定格的书了,所以按此看很多命例会有些意思,毕竟是技法同源,但全书依然无法靠此串起命例逻辑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滴天髓》之流传之时就明确的提出了藏透取用,之后的书无不依此,看起来中间无端断代了一样。这篇文章的逻辑将此断代给接上了,藏透取用为最晚明代已有,而其源头可能更早(《三命通会》多是汇集,所以应该更早,源头不确定是否是醉醒子,从论醉醒子的述来看,醉醒子是主张这种论法早期且重要的人物)。由此看来,后世流行的论法倒也确实不是早先流传的子平法。所以也可推断,《子平真诠(耕寸集)》成书应与《滴天髓》时间相近。受《滴天髓》影响很大的《命理约言》也主张藏透用法,《子平真诠》中技法与《命理约言》差异还是很大的,而且更加原始,应当是比《命理约言》更早的 (从资料来看《约言》作者藏书十分丰富,若是《真诠》流通较早,或许还看过《真诠》一书。《约言》的遭克不用,在《真诠》取用中也有相似体现,并非证据但却是比较有趣的一处地方)。

任铁樵注的《滴天髓》技法吸收《命理约言》部分思想,但在藏透取用上,增加了透出之神需要同时参考人元司事而定真假。应该是后期才衍生的较为“复古”技法。提及《命理约言》还是想说一下,《命理约言》大刀阔斧的梳理体系,将说不清、技法失传的都给抛了,将体系变得简洁明了。只是对有的技法还费词批判一番,实在容易给人造成误会,以为古籍中原本用的许多东西都是错误的,所以此前写文对比技法强调这样的问题。这样抛弃也容易造成一些体系上的不相容,例如,其中将十干长生改为五行长生,藏干表是依照十干长生而定。阴干长生因无用而删去,此处用十干长生、五行长生皆行,但甲禄寅、乙禄卯,若是五行长生,按理应当甲乙同禄寅才对,在体系之中还是有冲突之处,修改的虽然更为便易但并不完备。当然,也能继续下去,因此再增加一些简单的规则来处理冲突,使得仅仅增加几条新逻辑而使得整个体系删繁就简、清晰顺畅,行思觉得也不失为一种新进化。之后就是地支藏干歌诀,在此处《御定子平》中的歌诀有些怪异:子宫壬癸水,丑宫己癸辛,寅宫戊甲丙,卯宫乙木存,辰宫乙癸戊,巳内丙戊庚,午宫丁己土,未宫乙己丁,申内壬庚戊,酉内独辛金,戌里辛丁戊,亥宫甲与壬。《渊海子平》中的歌诀: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午宫丁火并己土,未宫乙己丁其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宫辛字独丰隆,戌宫辛金及丁戊,亥中壬甲是真踪。这里也出现一个差异,在子宫,一个独藏癸水,一个同藏壬癸。虽然节气歌中都是提及壬癸,但是藏干却出现两个版本。它书也未见到,从《御定子平》各处来看,全书可靠性还是很高的,所以也不敢轻易定为传错,只能留待以后出现更多资料后再来解释。

03.15补充:

之前摘录的《三命》一段并不能体现后面的论述。行思从笔记中所取,后复看原文雨水前的寅木,发现此处理解有偏差,此处论的长生财与此篇中所论及的长生财概念不一样。因此在文后做个补充。

寅木代表什么_寅木地支藏干_雨水前的寅木

但其他书籍中依然可以找到类似,用及藏神辩轻重的论法。《星平总会》在论正官诗断中提及“辛日透丙月逢寅,格中返化发财根”,此就是古赋谈的“官遇长生命必荣”、“官星财气长生,镇局寅申巳亥”。还有像是正财格中所收录命例:张都事,乙亥、丁亥、辛未、戊子。章平章,甲子、壬申、巳亥、辛未。一个以甲木为财、一个以壬水为财。其余例子不多举。

还有一个地方,虽然已经说过,但还是再提一下。在《微言》中有谈“乘气者,每月中每日司令之神也,其气最旺,而与日元最关切。一命到手,必需先提用神,用神既明,必行看乘气照应不照应”、“‘辰戌丑未为四库,干头透出格为真’,此言四季月与八宫乘气之不同也。八宫中虽透出一字不论,只以乘气为主”。此段可以说明以人元司事为取格之用,《渊海》中只有在注释才有写明,但无法分辨注释年代,所以说《渊海》无明确论述。但这里也可以看出“乘气”与“用神”变成了两个概念, 查后文《微言》中论述“定格专跟乘气,用事全就用神”,以及之后所谈,这里“用神”应是格局喜忌之用,如归禄喜财为用,忌比劫官煞。如此,虽是异名,但实际概念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