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与纳音命理学的基本原理


大家好,这节课讲六十甲子纳音

首先讲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六十年一个周期,纪月为五年一个周期,纪日为六十天一个周期,纪时为五天一个周期。天干与地支按同性各取一字组成一组,共六十组,叫周天六十甲子。

干支纪法起源于何时,发明人是谁,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近代考古发现,在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的殷墟遗址的文物里,记载了商朝后期八代共十二位国王二百七十三年的统治,他们分别是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名字中的天干为此国王出生日的天干。在商朝第二十九代国王帝乙时期,发现一块甲骨,上面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这是最早关于古人使用六十甲子的证据。由于阴阳理论起源很早,可以推测古代人是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星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从十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是十天干根据阴阳理论所衍生出来的,也是古人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有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依据,干支除了对命理学的预测影响深远,对其衍生出来五运六气理论,对气候变化、人体奥秘探索、疾病诊断与治疗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天干与地支阳与阳相配、阴与阴相配,会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相当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变成了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六十甲子的往复循环。

周天六十甲子,根据天干与地支顺序相配后多出两地支,即空亡的位置,可以分为六旬,每旬十柱,以甲开始,以癸结束。甲子旬有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旬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旬有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旬有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旬有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旬有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甲子的干支组合繁多,根据五行理论,六十甲子也可以分为五类。在音律方面,春秋时管子用三分损益法划分出五正音,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的哆、来、咪、唆、拉 ,春秋战国时期有乐律家将五音以一律宫音出发,即相当于现代C音,下生五次,上生六次,得到十二律,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八度之内的十二个半音,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汉朝乐律家京房等人继续将十二律推为六十律,就像八卦变为六十四卦一样,以实现乐律家们所期盼的能周而复始的旋宫转调理论。以六十律对应日期,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日复还,其间阴阳、冷热、风雨的点验就产生了,此为六十甲子纳音。京房作为古代易学家,将律相生的方法传授给执掌天时星历的官员操作,负责占卜吉凶的部门使用。所以纳音是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在乐律学上的应用。古代盛行“候气”之说,在密室中置长短不同的竹制律管,内置芦苇薄膜烧成的灰。到了不同的节气,相应律管中的灰就会飞出,以此来测节气,这候气为一种自然声波,人耳难以察觉到,随着五运六气的变化按规律呈现,与五音六律相应。

依河图数,五音起于西方,逆时针而行,宫属喉音,五行为土,为五音之首;徵属舌音,五行火;羽属唇音,五行为水;商属齿音,五行为金;角属牙音,五行为木。五音分阴和阳,一变而为十,即太宫、少宫、太商、少商、太角、少角、太徵、少徵、太羽、少羽。在十二律中,以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五十花甲子,称六律,又称阳律;以林种、南吕、应种、大吕、夹钟、仲吕为阴,称六吕,又称阴律。两者合称为律吕,并五音统称五音六律。

一律含五个音,十二律容纳六十个音,其基本方法是:同类娶妻,隔八生子。同类娶妻表示每两柱为一个相同纳音五行,一阳柱配一阴柱。古人依河图数,但凡气开始于东方而向右运行,音开始于西方而向左运行,阴阳交错而产生变化。所以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音各为羽、徵、角、商、宫。依河理理数,子午之数九、丑未数八、寅申数七、卯酉数六、辰戌数五、巳亥数四、律四二,吕三六。甲己数九、乙庚数八、丙辛数七、丁壬数六、戊癸数五。纳音起于西方,即甲子、乙丑始,其中甲子阳先,乙丑阴随,阴阳不相离,每隔八位则复得金,如壬申、癸酉金则是。纳音五行为两干两支之数总合,然后以大衍之数五十,先去一以象太极而虚其用,以四十九减掉该总数,因五行有五,帮将其所得余数除以五,此除得之余数为母,纳音取法从母之所生,帮母所生之子即纳音五行。例如甲子、乙丑,其中甲九、子九、乙八、丑八,总合三十四,然后以大衍之数五十减一,再减掉三十四,余十五,除以五,余五,五属土,土母生金子,故甲子、乙丑纳音属金;又例如丙寅、丁卯,其中丙七、寅七、丁六、卯六、总合二十六,以大衍之数五十减一,再减掉二十六,余二十三除以五,余三,三属木,木母生火子,故丙寅、丁卯纳音属火;其余仿此,即余数一,属水,水母生木子,故纳音属木;余数二,属火,火母生土子,故纳音属土;余数四,属金,金母生水子,故纳音属水。以三元周期往复划分,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种五行的纳音又有不同命名五十花甲子,以象征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规律。

六十甲子纳音表如下: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涧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头土; 庚辰、辛巳,配白蜡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雳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长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覆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柘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简易纳音掌诀如下:

五根指头代表五组天干,其中拇指代表甲乙子丑午未,纳音为金;食指代表丙丁寅卯申酉,纳音为水;中指代表戊己辰巳戌亥,纳音为火;无名指代表庚辛,纳音为土;小指代表壬癸,纳音为木。要找某个甲子的纳音,以天干顺取三组,再以地支为一个单位,由本组开始算起,到想到的地支为止,所停之处的五行,即为该甲子纳音五行。例如找丙子的纳音,先找到地子在何指,在拇指,再在拇指开始推天干,即把甲子落在食指上,食指纳音五行是水,所以丙子纳音就是水。

这节课到此为止,感谢各位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