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两汉时期的时间推算是自然规律吗?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从夏商时期的神巫思想的盛行,事事占卜,问上天旨意,据上天的预示行事,认为神掌控人的一切,再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期,认为不存在着神,是自然的规律。

再到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天人合一与灾异学说,天命的观念大行于是。

至今,自然规律与神巫天命,两个思想的对错,众说纷纭。同时,在先秦,两汉时期出现的预测学科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比如随象占卜,看到了喜鹊从梅花树上跌破,看到龟壳的裂痕,金钱起卦等都是神的降示,是天命的象征。

而通过时间节点来推测未来,是认为时间蕴含着自然规律,是自然大道的代表符号。

时间的推算就是历法推算,每个时期的历法都不同,它们的不同点太多了,写不完,我们就写写子时的不同。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开始子时并不是一天的开始,在战国以前,以平旦为一天的开始,西汉时期,编写的《太初历》,则以夜半为一天的开始。

平旦就是寅时左右,夜半就是子时。到了汉晋时期,新编的《四分历》让子时中为一天的开始。

到了隋唐时期,历法更迭频繁,历唐一朝改历超过九次,这其中不少是易学先贤反编,如《大衍历》,如李淳风的《麟德历》。

《麟德历》中规定: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正是这个子半,让大家默认是现在的0时。

古历分日这句话来于《新唐书》:“十四年,太宗将亲祀南郊,以十一月癸亥朔,甲子冬至。而淳风新术,以甲子合朔冬至,乃上言:“古历分日,起于子半。十一月当甲子合朔冬至,故太史令傅仁均以减余稍多,子初为朔,遂差三刻。”

司历南宫子明、太史令薛颐等言:“子初及半,日月未离。淳风之法,较春秋已来晷度薄蚀,事皆符合。”

国子祭酒孔颖达等及尚书八座参议,请从淳风。又以平朔推之,则二历皆以朔日冬至,于事弥合。”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因为笔者没有亲身推算考证过麟德历的真与谬,所来只从字面意思去提取信息,以供参详,从此段可知几点: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一是古代不少先贤认为十四年冬至的子时半为该日的开始。

二是先贤没有说每一天的子半都是一日的开始。

三是即使子时半是一天的开始,但是没有明确或者有倾向说是现在的凌晨0点为一天的开始。

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补充一下,一些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四是每一时辰在每一年内并不完全是固定的。二至二分之间也各有变化,即在中国古代,1个时辰并不是绝对意义上对应现代的2个小时。

五是西方人一天0点不是凌晨夜半,而是日出之时。以前初清的时候,中国古历以106刻为一天,在使用西洋新法历书之后,为了方便计算,西洋传教士们改旧历百刻制为九十六刻制。

六是中国天文学的一日,自唐宋以来就是从夜半算起的,即以夜半为“0时”,(此0时,不一定是我们现在手机时间上的0时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而是古代先贤的夜半。)而西方天文学的一日却从正午算起,即以正午为“0时”。

七是四柱命理学的出现,最晚不晚于汉代,并非始于唐李虚中。这个论题,在后面的文章,再与朋友们交流。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八是历法不等于四柱命理,时辰之中,有节与气的区别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有太少的区别。干支历又不同于其他历,而我们算命是用干支历。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一天的开始是亥时末子时如为一天的开始,还是现在的0时为一天的开始,学者参上,自行斟酌论定。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_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子时指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_子时子刻是什么意思_子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