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木头与木头之间留有一定空间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榫眼、榫槽)。

image.png

神奇的“榫卯”结构木建筑榫卯,是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不用一钉、一丝的金属连接,全部采用凹凸结合的榫卯咬合,从而使木头与木头完美衔接。

在榫卯结构中,木头与木头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在热胀冷缩下自由变化,达到适应不同气候的目的。而在这些榫卯的背后,是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谋求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介绍说,榫卯结构的牢固,并不是因为木料本身的强大,而是木头互相结合,互相支撑,因此形成了合力。当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会形成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历经千年而不脱落,体现了“阴阳相抱、虚实相生”的道家哲学意蕴。

榫卯结构应用于建筑与家具,而建筑上的榫卯因其体量的庞大,更突显其技艺的精巧与伟大。雕梁画栋的传统民居高大而华美,因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而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东阳坐落着这样一座园林,园中的建筑均以古法营造,风格古朴而精致,它就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个木园。

“个木园”的“个”取名源自中国象形文字的“竹”木建筑榫卯,其形状似“个”,加之“竹”本身在中国文化独具的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的象征意义。“木”则是由于整座园林是东阳木雕回归建筑之作,取“竹”取“木”,“个木园”之名顺理成章。

image.png

步入个木园之内,印入眼帘的尽是雕梁画栋,横梁、牛腿、琴枋、雀替、花拱……无不饰以精美的东阳木雕元素,建筑与雕刻相得益彰。而建造整座园林的灵魂,则是每个细节处的榫卯结构。

木建筑榫卯_中国机械舞大师黄_中国风水大师黄纪才

房屋的主体结构自不必说,立柱、横梁、顺檩之间紧密咬合;在个木园的大堂之中,花几、桌椅通过榫卯工艺固定。

而在各个房间内,墙体、书柜都是木质的榫卯结构;甚至在个木园的走廊过道上,木质墙面的腰线亦是榫卯工艺。

黄小明大师表示,整座个木园都以东阳木雕艺术进行装饰,且没有用一根钉子,既是以榫卯工艺致敬前人,更是为了使个木园这件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洗礼,最终得以流传后世。

一阴一阳,互补共生,被誉为“家中国粹”的榫卯,被古人用于建筑与器物之上,创造出了一个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和谐世界。

如今,一座个木园惊艳登场,将榫卯结构诠释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外在的工艺之美,还是内在的文化精髓,无不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传承……(黄小明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