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壬申七夕》李商隐古诗!


壬申七夕

诗词赏析

《壬申七夕李商隐 古诗注释

①壬申:大中六年,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诗写织女珍重佳期之意。

②何逊《七夕》诗:“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演。”

③心心句:一心等待七日早晨霞之升起。形容切盼佳期。宋若宪《催妆诗》:“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末?东方欲晓霞。”

④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嫣:同蔫,蔫萎不鲜活。

⑤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

⑥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仁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榆,星榆。天上群星罗列,如白偷林立。榆高星斜,谓斗转星移,银河影斜。

⑦卜肆:占卜的摊子。汉严君平卜旅于成都,日得百钱以自养,则闭肆下帘以授《老子》。见《汉书》王吉等传。《博物志·杂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乃乘槎而去。后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日:‘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太平御览》卷八引《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槎:木筏。

《壬申七夕》李商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已用香木车,心中等朝霞。

风轻只有响环佩,一天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树高送影子斜。

成都过卜肆,曾嫉妒认识灵木筏。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商隐,唐人。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壬申七夕李商隐,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壬申七夕李商隐,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作者千古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唐代] 李商隐

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出自《列子·说符》[唐代] 李商隐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出自《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唐代] 李商隐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出自《琵琶行》[唐代] 李商隐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出自《九歌》[唐代] 李商隐

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

出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唐代] 李商隐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出自《小星的》[唐代] 李商隐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出自《庭中有奇树的》[唐代] 李商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清平乐·村居》[唐代] 李商隐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出自《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唐代]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