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如何转成天干地支记日法?


农历如何转成天干地支记日法?如题

阴阳历法换算,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曾经苦于寻找一个固定的程式,但至今仍没有结果。目前只能参照1993年出版的《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但书中精确的天文日月时间只从1900到2010年,因恐2011后时间误差超过一分钟,不够精确,不敢印出。 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阴历置闰问题。阴历单月29天,双月30天,每500年有97个正月为大月;19年7闰,固定闰六月大。阴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因年久失修,大...全部

阴阳历法换算,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曾经苦于寻找一个固定的程式,但至今仍没有结果。目前只能参照1993年出版的《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但书中精确的天文日月时间只从1900到2010年地支酉金配偶,因恐2011后时间误差超过一分钟,不够精确,不敢印出。

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阴历置闰问题。 阴历单月29天,双月30天,每500年有97个正月为大月;19年7闰,固定闰六月大。阴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因年久失修,大小月无定序,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

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如果抛开这些复杂的天文历法,只想推算简单的干支计时,只需要了解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即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1。甲子 2。

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

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

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

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干支纪日法 甲子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诀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地支酉金配偶,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