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干支组合结构的年干为阳者?


1.大运干支的排法

动态大运干支的提取与“五运六气”的大运、中运不同,它是以固定编码区干支组合结构中的月干支为基始点,根据固定编码区中干支组合结构的年干阴阳,按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进行干支的顺排和逆排。即依阳男、阴女(指生年)顺排;阴男、阳女则逆排。大体的方法是:

固定编码区中干支组合结构的年干为阳者,男性按顺排,女性按逆排。

比如:固定编码区中干支组合结构的月于支为“庚子”,则以此为基始点,按阳年男性顺排,女性逆排的原则,男性、女性各自的大运干支分别为:

男性第一运干支为“辛丑”;

第二运干支为“壬寅”;

第三运干支为“癸卯”;

第四运干支为“甲辰”;

第五运干支为“乙巳”;

第六运干支为“丙午”;

第七运干支为“丁未”;

第八运干支为“戊申”;

……依序排列

女性第一运干支为“己亥”;

第二运干支为“戊戌”;

第三运干支为“丁酉”;

第四运干支为“丙申”;

第五运干支为“乙未”;

第六运干支为“甲午”;

第七运干支为“癸巳”;

第八运干支为“壬辰”;

……依序排列。

如固定编码区中干支组合结构的年干为阴者,则按男性逆排,女性顺排的原则。

仍按上述固定编码区中干支组合结构的月于支为“庚子”的话,则男、女各自的大运干支分别为:男性第一运干支为“己亥”;

第二运干支为“戊戌”;

第三运干支为“丁酉”;

第四运干支为“丙申”;

第五运干支为“乙未”;

第六运干支为“甲午”;

第七运干支为“癸巳”;

第八运干支为“壬辰”;

……依序排列。女性第一运干支为“辛丑”;

第二运干支为“壬寅”;

第三运干支为“癸卯”;

第四运干支为“甲辰”;

第五运干支为“乙巳”;

第六运干支为“丙午”;

第七运干支为“丁未”;

第八运干支为“戊申”;

……依序排列。

由于每一个动态大运干支掌管的时间为10年,故大运干支一般只排列出8个组合就可以了。对于年纪高于80~90岁以上者,可以再加排几组干支。

大运的推算是根据节气的“节”来进行的,阳男、阴女者,从生日起顺数到下一个节止。阴男、阳女者,则由生日起逆数到本月之节止。其所得之日数,按3天为1岁,1时辰为10天计算。如不超过3天的,大运也按1岁起运。

对于大运干支分管年限的问题,有人说干支分论,即干管5年,支管5年;也有人说干支共看合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采用的多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方法:即在天干主管的5年年限里,天干的比重占七,地支的比重占三;如在地支主管的5年年限里,则地支的比重为七,而天干的比重为三。

至于大运干支为何以月干支为基始点,一个大运干支为何掌管10年等问题,其法是否合理,尚有待观察研究。

另外,由于人的年龄有虚、实之分,大运的起运年龄与流年相配时,其起运年龄到底是按虚岁算,还是按实岁算?因为目前大多数人在计算大运的起运年龄时,是按实岁计算,而在落实到流年上具体的起运年龄时,却是按虚岁来论的。对此种方法,笔者认为有欠妥之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大运按实岁计算,而流年则是按虚岁论处。比如,某个人的起运年龄为8岁(注意:大运是按实岁计算,而流年按虚岁计算,则应该是9岁以上了),那么,通常人们就以在8岁那一流年作为起大运之年。我个人认为,这是十分模糊的起大运方法。它没有考虑到虚岁与实岁之间的差异问题,其准确性不能令人信服。

故此,我建议在流年起大运的具体时间上,应该要对流年加足实岁,看此实岁之年龄具体落在流年的哪一年上,然后再按流年的虚岁论。也就是说,按计算大运的起运方法是在8岁起运者,而在流年上大多是在9岁(虚岁)这个年龄起大运,有的甚至可能是10岁(虚岁)时才起运。古人所讲的起大运的时间最迟是在10岁,这是以实岁来计算的八字 流日,但落实到具体的流年中时,因流年是按虚岁计算的,所以大运计算在10岁(实岁)起运者,其流年往往是在1l岁(虚岁)时起大运。笔者所提出的这一观点,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得到人们的支持,但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到大家认同的那一天。

至于将起运的时间计算到月、日、时的具体方法,可用传统古法的阴历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计算法,但计算的方法甚繁,其详细方法在相关的书籍中均有记载,于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单独使用阴历计算,一定要与二十四节气来配合计算,否则时间相差太大。在研究和应用中,笔者将传统农历计算法用公历来换算,也同样准确,而且简单快捷,读者不妨一试。

2.小运干支的排法

动态小运干支的排法是以时干支为基始点,按出生年干支的阴阳来排列男、女的不同干支组合。其原则是:

阳年,男性顺排,女性逆排;阴年,男性逆排,女性顺排。如庚辰年出生的人,干支为阳年,假若时为“乙卯”干支组合的话,则:

男性顺排,第1年小运为“丙辰”,第2年小运为“丁巳”……

女性逆排,第1年小运为“甲寅”,第2年小运为“癸丑”……依此类推。

3.流年干支的排法

动态流年干支的提取方法,是以出生年干支为起点,根据六十甲子的排列次序,按次序往后排列,不论出生年的阴阳,男、女性一律都是顺排。

比如:出生年干支为“甲子”,则当年的流年干支就为“甲子”,是为1岁(按虚岁计),第二年的流年干支为“乙丑”,即为2岁,第三年的流年干支为“丙寅”,为3岁……依此类推。

值得注意的是,小限的干支排列是在时干支的基始点上,根据出生年干支的阴阳和男、女的不同,按时于支的上一组干支和下一组干支来进行顺排或逆排第一组小限干支八字 流日,时干支本身并不参与排列。而流年于支则是以出生年干支本身作为第一组流年干支组合来参与排列的。

4.流月和流日干支的排法

动态流月、流日干支的提取方法,可通过查万年历得出。流时干支也可查看本书第四章第二节中的“干支记时辰法”。五、干支编码区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日干诊病法在应用时,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结构。“静态干支组合结构”与“动态干支组合结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静态干支组合结构”,又称之为“干支固定编码区”(简称为“固定编码区”);“动态干支组合结构”又称之为“干支非固定编码区”(简称为“非固定编码区”)。在本书所论述的内容中,我们主要讨论的内容基本上是干支固定编码区——即静态的干支组合结构与疾病的关系。对干支非固定编码区——即动态的干支组合结构与疾病的关系,则仅在某些内容中略有提及,不作重点介绍。为了让读者对动态的干支组合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这里除了介绍静态的干支组合结构外,我们也对动态结构作一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