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年轻的光绪皇帝面对内外困局,不甘作亡国之君


今年又到了农历戊戌年,关于戊戌年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恐怕应该就是120年前,即公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由光绪皇帝进行的戊戌变法。现在在百度里搜“戊戌”紧接着出来的就是“戊戌变法”。

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_韩国维新政变_光绪变法如果成功

光绪皇帝接见外国使臣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甲午海战之后,清政府国内外局势持续恶化,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在清廷内部,1898年恭亲王奕去世,各种政治派系斗争更加复杂。年轻的光绪皇帝面对内外困局,不甘作亡国之君,在维新派的鼓动下,决意进行变法图强。

光绪变法如果成功_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_韩国维新政变

影视剧里的光绪皇帝形象

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里,维新变法是以光绪为代表的维新派和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斗争。但其实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并不反对,甚至是支持变法的。在维新变法之前,慈禧太后曾面告光绪帝“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在慈禧太后表明态度之后,才有了光绪帝颁布的变法诏书《明定国是》。可以说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在背后支持,维新变法是不可能启动的。

韩国维新政变_光绪变法如果成功_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

影视剧里的慈禧太后形象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慈禧的态度。在变法时关于是否废除八股清廷内部讨论激烈,慈禧太后的亲信刚毅跳出来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最后闹到慈禧那里,慈禧太后也是站在了光绪这边,下令废除了八股。

维新变法的本意是图强,但在实行过程当中却主次不分,年轻的光绪皇帝恨不得在一夜之内将几千年来的陋习全改正。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光绪皇帝颁布了上百道谕旨,这些旨意涉及面广,包含到了国家的各个层面,但却主次不分,下了这么多道旨意该如何执行?又没有明确说明。

韩国维新政变_光绪变法如果成功_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

光绪皇帝画像

如废除科举,但中国自隋朝以来都是科举取士的,天下的读书人上千年来都是按照老一套读书学习,求取功名韩国维新政变,以图光宗耀祖。突然将这个制度废除,全天下的读书人顿时失去了目标,而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又没有新的方式来替代。仅从这方面看,维新变法还不如后来实行的清末新政,至少后来的新政考虑的更周全。又如裁撤冗员,本意也是很好的,撤掉那些吃白饭的官吏,但是光绪皇帝依然是用力太猛。一道旨意,京城上万官员失业韩国维新政变,又没有安排出路给这些人。于是一群人跑到熙和园找慈禧太后哭诉,皇帝太胡闹了。

光绪变法如果成功_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_韩国维新政变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真实照片

朝廷中央闹的一团糟,而一道道下到地方的旨意,也是应了山高皇帝远的话。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认真执行了光绪皇帝的旨意,其他地方官吏对新政置若罔闻。

改革历来都是有危险的,改变旧有的体制换成新的,肯定会得罪既得利益者。这时候肯定需要有实力的人来支持,而戊戌变法在进行当中,就几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而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却还很想当然的认为“令群臣签名具表,咸去守旧之谬见,力图维新。谁要不服,重罚一人以惩其后。”

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_韩国维新政变_光绪变法如果成功

自诩为“圣人”的康有为

清朝自入关之后,满汉矛盾就一直伴随着这个王朝,直到灭亡。维新变法进行时,在各种利益矛盾冲突中,不可避免的又涉及到满汉矛盾。尤其是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要求皇帝带头剪发易服。这更让满族权贵坐立不安。

经过种种闹腾,坐在颐和园里的慈禧太后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虽然她一开始是支持变法的,但变法一旦涉及到她和满族权贵的根本利益,她可就不乐意了。于是她把前来给她请安的光绪帝一顿臭骂。光绪帝挨了骂也坐不住了,下了一个衣带诏给杨锐,让他们想办法,在不触怒慈禧太后的情况下,实行变革。

光绪变法如果成功_韩国维新政变_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

袁世凯

维新派在收到光绪帝密诏后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他们觉得很好的办法,就是“围园劫后”。戊戌年八月初三晚,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劝其杀荣禄,并即带兵进京,包围颐和园。慈禧就住在颐和园,一旦被维新派控制住,那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还没等维新派动手,慈禧太后就返回大内,接着就是所谓的“戊戌政变”,光绪被软禁,慈禧宣布重新“训政”,维新变法失败。

坊间传言是袁世凯告密导致维新变法失败,其实袁世凯真是冤枉的,他还没说政变就发生了。慈禧太后一开始发布的诏书只是要捉拿康有为兄弟,并没有夜访袁世凯的谭嗣同。政变发生之后,袁世凯害怕受到牵连,就才将谭嗣同夜访以及围园劫后的计划说出来。得知维新派的密谋后,慈禧太后更是恼差成怒,于是才有了“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的惨剧发生。可以这样说,维新变法的失败和袁世凯无关,但袁世凯告密却加剧了变法失败的代价。“戊戌六君子”死了,康有为和梁启超跑了,光绪帝惨了。满腔热忱,企望变法图强的光绪皇帝在囚禁中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十年。

韩国维新政变_秦孝公任用谁进行变法_光绪变法如果成功

“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走完了自己孤苦的一生,不到24小时,操控他一生的慈禧太后去世。三年后,清朝灭亡。

在学生时代学习近现代史感叹如果不是慈禧太后阻扰,维新变法成功,那中国会是什么样?后来接触到更多的史料后,我感叹的是,这样的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那场发生在农历戊戌年的变法图强运动,更多的只是一场脱离实际的书生意气的闹剧。养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光绪皇帝,虽有颗图强的心,但却没有相应的政治智慧去操控政局。至于康有为,自诩于“圣人”,可从他一生种种所为来看,更像一个欺世盗名的世纪巨骗。维新变法本意上是好的,但从光绪帝和维新派在那103天的作为来看,更像是一群书生在那里瞎折腾。最后慈禧太后不得不出面收拾残局。慈禧太后虽精于权谋和算计,但昧于世界大势。不光慈禧,当时满清朝廷大小臣工,无不如此。在当时的背景下,想有彻底的变革只能说难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