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又称夏历,于是人们看不到月亮!


农历又称夏历,相传起源我国夏代。其科学性、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流传至今。农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划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年节。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蛮、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外,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变化周期而设置。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每月的十五称为“望”。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暗影对着地球,而与太阳同时出没,于是人们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运行到了太阳与月球中间,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从东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满月。由于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地球年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

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指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

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农历己丑年是哪一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即29天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计了0.53059日,就得把这少计了的0.53059日加起来放在下一个月,那下个月就有了30天。即使计了30天,但还多出了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这个数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都多出这个数。那么一年就多出了0.36708日。三年后,就多出了1.0124日,就必须在这一个小月上加上一天,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大月。即使加了这一日后,还有0.0124日的零头,又得与0.53059日加起来再往后累加......如此循环不已。因此,农历的大月小月设置很难象公历一样找到规律。

所以农历一年是没有固定的天数的。

农历非常复杂。以月亮的圆缺周期29.5306为一个月农历己丑年是哪一年,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毫无规律,最多连续四个大月、三个小月。

平年12个月,一年是353/354/355天;闰年13个月,一年是383/384/385天。将没有中气的月置闰,月数重复,闰月也没有规律。19年七闰的一年平均天数是365.247,这才接近真正一年365.2422天。

农历第一天是正月初一,称春节,规定在第一个节气“立春”所在月的初一日,所以,约在阳历的1月21日与2月20日之间。

农历的先天缺陷是它的日期不能安排农时,它的农字名不符实。因为与节气偏差达正负15天,需借助阳历的24节气作为拐杖安排农时,这才解决农业问题。

农历俗称阴历。以阴为主,只能兼顾一点阳:19年七闰,19年平均天数365.247; 借助阳历24节气作为安排农时的拐杖。所以,美其名曰:阴阳历。

农历的前身是明末清初的时宪历,现以紫金历为国标。农历作为我国的民间传统历法,已不再是官历,降格为辅助历法。与官历公历两历并存,互为补充。